高瘦男更容易發生自發性氣胸!氣胸原因、症狀有哪些?如何預防復發?

氣胸原因

突然胸痛、呼吸困難有可能是「肺泡」破掉!然而,氣胸若拖延就醫,也會有致命性休克的可能。療日子特別邀請員榮醫療社團法人員榮醫院胸腔內科主任林鴻慶醫師與您說明氣胸原因、症狀,以及臨床上最常見的「自發性氣胸」該如何治療、預防復發。

導致氣胸原因有哪些?嚴重恐致肺塌陷?

在肺部與胸骨中間有一層肋膜組織,當肺泡破裂,有不正常氣體跑進肋膜腔中的情形,就稱為氣胸。而肺塌陷則是因氣胸,或是氣管中受到痰或異物阻塞,造成肺中的組織有塌陷,兩者定義及形成原因皆不相同。依據不同引發原因,氣胸可分為以下種類:

  • 自發性氣胸:在沒有任何外力因素之下,自然發生的氣胸。
  • 外傷性氣胸:經由外傷像是車禍、刀傷等情形所引發。
  • 醫源性氣胸:經由醫療行為所導致,像是針灸、胸腔肋膜積水引流治療等情形。
  • 月經性氣胸:因月經引發,女性在月經週期前後會感到胸悶、胸痛,一般較為罕見。

其中自發性氣胸又分為兩種:

  • 原發型自發性氣胸:肺部健康者突然發生氣體從肺中漏出的情形。
  • 繼發型自發性氣胸:因肺部疾病引發,像是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疾病患者。

林醫師說明,在臨床上自發性氣胸的發生率最高,發生機率約為萬分之一,一般多好發於高瘦型病人,且男性機率較高。除此之外,本身有在抽菸者,因肺部的肺泡構造受到影響,氣胸的風險較高;另外若本身有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患者,因氣道較薄弱,氣胸的風險也相對增加。

療日子請你也關心:(肺阻塞也可能是氣胸原因?總是喘、咳、痰,當心是徵兆!一分鐘自我檢測)


自發性氣胸症狀有哪些?出現這些徵兆應儘快就醫!

  • 胸痛(銳利的疼痛感會隨著時間鈍化,約2-3天後疼痛感會消失)
  • 呼吸喘(會一直持續)
  • 胸悶
  • 咳嗽
  • 咳血

當發現有呼吸喘伴隨著冒冷汗,或是指甲變紫,甚至出現眩暈、暈倒的情形,就屬於較危急的狀況,嚴重可能導致生命危險,建議儘快至急診就醫。

自發性氣胸會自己好嗎?嚴重程度如何區分?

在臨床上判斷自發性氣胸一般會依照症狀以及影像學檢查做判斷,當X光片中氣胸範圍小於20%,加上病人僅出現輕微胸痛、呼吸喘,屬於較為輕微的患者,一般會建議以觀察或搭配使用高濃度氧氣治療讓氣胸自行癒合。

然而,若患者X光片中氣胸範圍大於50%,或出現呼吸窘迫、冒冷汗等情形,屬於較嚴重的患者,就會需要進一步做治療。

自發性氣胸如何治療?後續可能會有後遺症嗎?

  • 觀察:輕微的氣胸患者因肺部會自行慢慢將氣泡吸收,約1-2週就能康復,治療上以觀察為主。
  • 針筒抽吸:過去會使用針筒將肋膜中的氣體抽出,不過效果較差,且風險也較大。
  • 胸管引流:較為嚴重的氣胸患者會使用胸管引流,將肋膜腔中的氣體引流出來,加速氣體排出,也能增加氣胸癒合,治癒率相對較高,約有7-8成。
  • 微創內視鏡手術:可直接將氣泡做處理並縫合,並利用藥物處理避免肋膜再次沾黏,成功率約有9成以上,復發率低。

基本上輕微的氣胸患者再次復發的機率不低,從臨床上觀察,5年內有30-50%機率會再次復發,當患者再次復發氣胸,醫師就會建議進行手術治療,以避免患者因反覆發作增加不必要的風險。然而,進行過手術的氣胸患者,一般來說則可能會因為肋膜沾黏導致肺活量、體力較弱,不過這部分後遺症可經由運動加以改善。

療日子希望你知道:(不抽菸也要做!「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LDCT)」提早揪出肺癌,檢查前注意3件事)

本文著作權屬療日子與其創作者共同所有,非經取得著作權人同意不得任意修改、複製及轉載

療日子小叮嚀

想預防氣胸再次復發,林醫師也提供以下建議:

  • 避免吸菸、二手菸。
  • 本身肺部有慢性病的患者需要好好的控制,避免疾病反覆發作,降低氣胸風險。

林醫師補充,氣胸問題可大可小,有些病人在門診看診時症狀並不明顯,但經由影像檢查卻發現氣胸範圍超過50%,建議還是要接受專業醫師的診斷建議,進行適當地檢查及治療。

採訪專家:

氣胸原因 林鴻慶醫師

員榮醫療社團法人員榮醫院胸腔內科主任林鴻慶醫師

好好療日子 療癒你的健康生活


圖片來源:123RF

延伸閱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