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流來襲,利用穴道、泡腳等中醫保暖方式,助你度過寒冬。恰逢寒流報到,台灣平地的最低氣溫甚至能夠下探到個位數,讓人想到就「皮皮挫」,除了電暖器、暖暖包等禦寒商品大熱銷之外,羊肉爐、薑母鴨等食補店也開始座無虛席,無非為了保暖祛寒。其實羊肉爐、薑母鴨等食補過於燥熱,未必適合所有人,這時需要傳統中醫的智慧,透過一些簡單可達成的保暖原則,以及一些可助驅寒的食物或飲品,幫助大家度過寒冬,以下昌盛堂 陳學莆中醫師為大家整理實用的中醫保暖方法。
以中醫觀點,如何暖暖度過寒流?注意4個部位
推薦優先保暖的部位及原因? 在《內經•四氣調神大論》中有這麼幾句話:「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指導了我們冬天重要的養生原則之一就是要好好保暖。那麼在身體的各個部位中,哪些地方又是我們應該優先做好保暖的呢?這裡幫大家整理出四大區域:
- 頭部:在《靈樞•邪氣藏府病形》中提到了「諸陽之會,皆在於面。」,說的是人體的陽經經絡都會匯聚到頭面部,因此如果能過做好妥善的保暖就能夠避免寒邪從頭面部入侵,減少因為『寒』而造成的外感以及頭痛等不舒服的症狀。除了戴帽子幫助頭部的保暖之外,還可以搭配耳罩以及圍巾來替自己的保暖加分。
- 背部:背部為「陽中之陽」,且是身體最長、主管身體陽氣的太陽經循經的地方。若是能夠做好背部保暖,就能避免風寒入侵,損耗陽氣使免疫功能下降。輕便的羽絨背心就能夠達到理想的保暖效果。
- 腹部:亞洲地區來說,日本人更是特別注意這個部位的保暖,還有保暖肚圍可以使用。肚子是我們脾胃之所在,保持肚暖即是保護脾胃。除此之外,現代研究也發現腸胃道的狀態和大腦關係密切,不健康的消化系統甚至會產生低落的情緒。女性的生殖器官,子宮以及卵巢也都在這個區域,妥善的保暖也可以降低「宮寒」的情況發生。
- 腳部:是離心臟最遠的部位,血液循環不好或心肺功能較弱的情況下,血液無法被順利輸送到腳,下肢可能會出現冰冷、關節痠、痛、麻、抽筋等症狀。將足部的保暖做好,可以幫助下半身的血液循環,讓血液能更容易抵達足部,減少下半身的不適症狀。
中醫保暖方式1. 兩種食物幫助驅寒
- 蔥白粥:就是煮白粥時加入一點蔥白,很適合在冬天用來祛寒。其他像是在料理中加入薑、蒜、辣椒等具有辛味的調味料,都是可以在料理食物的時候搭配使用,能夠有效的促進身體循環。
- 雞湯:在《本草備要》記載:「其肉甘溫,補虛溫中」。可以在煮湯的時候添加一些能夠照顧心臟的食材像是山藥、黑木耳、紅棗、紅景天。更能在冬天氣溫變化比較劇烈的狀況下,給心臟更多的保護。
延伸閱讀:氣溫下降就鼻塞打噴嚏?顧好3大保暖重點部位 擊退鼻過敏、感冒
中醫保暖方式2.喝兩種飲品幫助保暖
- 黑芝麻粉:將適量的黑芝麻粉搭配上其他想使用的穀物粉(如杏仁粉),加入熱開水或牛奶沖泡即可。黑芝麻本身就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黑色在中醫理論中又可以入腎,更適合在屬「封藏」的冬天食用。
- 玫瑰薄荷茶:將乾燥玫瑰花瓣和少量的薄荷一起放入杯中,以開水燜泡十五分鐘左右,放涼後服用。玫瑰花具有放鬆心情以及活血化瘀的作用;薄荷則是能夠有效的疏解肝氣。兩者搭配在一起,熱熱喝能保暖還可以打敗冬天的壞心情。
中醫保暖方式3.利用4個穴道幫助末梢血液循環
- 湧泉穴:在腳底板的前1/3中央出現的凹陷處,可預防天冷時下肢冰冷、感冒。
- 足三里:膝蓋外側凹陷往下橫四指處,可預防天冷時腸胃的保健。
- 腎俞穴:以背後對應到肚臍的位置為中心,往左右各兩指寬處,可預防天冷腰酸背痛。
- 膻中穴:兩乳頭連線的中間處,預防天冷時,胸痛或急性心肌梗塞。
本文著作權屬療日子與其創作者共同所有,非經取得著作權人同意不得任意修改、複製及轉載
療日子小叮嚀:泡腳加桂皮、生薑更祛寒
可以每天用約40-50度的熱水泡腳20分鐘,水位高度最好可以超過小腿肚,這樣效果更佳。同時,還可以加入一些能夠增加血液循環的中藥(桂皮、生薑有助促進循環)、精油(柑橘、迷迭香)或是加入粗鹽(有助入腎),把腳泡暖也可以睡得更舒服喔!
療日子延伸推薦:泡腳方法學問多,時間、溫度、水位有定量!虛寒體質足浴可加4材料
好好聊日子 療癒你的健康生活
本篇文章轉載自:昌盛堂中醫診所 原文名稱為:寒流來襲,中醫教你如何保暖
作者:
昌盛堂 陳學莆中醫師
圖片來源:123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