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悶氣喘恐主動脈瓣膜狹窄!心臟瓣膜狹窄手術很危險?新技術換瓣膜更安全

心臟瓣膜狹窄手術

當你發現心臟有雜音,有可能是心臟瓣膜退化、狹窄,要趕緊治療,若嚴重到會氣喘,可能壽命就不長久了!如今科學發達,已有更先進、風險小的心臟瓣膜狹窄手術,只怕延誤治療。

心臟瓣膜中的心主動脈瓣膜是控制心臟將血液送出的閘口,心室收縮時主動脈瓣膜打開讓血液送出,舒張時瓣膜關閉防止血液回流。心臟瓣膜狹窄的常見原因是自然老化造成的心臟瓣膜鈣化及退化,好發於70~80歲左右,如果瓣膜狹窄無法正常打開,心臟就無法有效送出血液,而且要更賣力工作才能提供足夠血液至全身循環,長久過勞下心臟可能慢慢失去功能。

高齡者發生心臟瓣膜狹窄怎麼辦?雖然高齡患者做人工瓣膜置換有一定的危險性,但拜科技進步之賜,如今風險不斷下降,千萬不要害怕手術而延誤就醫。以下林口長庚醫院告訴大家如何置換人工心臟瓣膜,並簡介心臟瓣膜狹窄手術。


主動脈瓣膜退化會傷「心」出現症狀平均僅活2~5年 

病人常見症狀為昏倒、胸痛、呼吸困難,而一旦發生症狀,平均壽命則在2~5年不等,甚至於有猝死可能。因此瓣膜狹窄程度只要達到重度,即主動脈瓣膜開口小於1.0平方公分,且曾出現胸悶、呼吸喘、暈厥等症狀,便應該及早治療,才能降低死亡風險。


科技日新月異 心臟瓣膜狹窄手術更加安全 

林口長庚醫院心臟血管內科系主任謝宜璋表示,傳統外科瓣膜置換手術方式為切除退化的瓣膜、換上新的人工瓣膜,包括金屬瓣膜及生物瓣膜,長期耐用性已被廣泛證實,但許多病人因年紀太大及手術風險過高,害怕或無法接受手術治療。

其實「經導管瓣膜置換手術」已有長足發展,過去許多高風險、無法接受傳統外科手術的病人,已可得到良好治療,臨床試驗顯示如今病人可在傷口更小、恢復更快的治療下,達到和傳統手術一樣的手術效果。

林口長庚醫院心臟衰竭中心主任張其任指出,經導管瓣膜置換術是一種微創血管內治療,大部分病人可在不插管麻醉下進行手術,會由大腿腹股溝的位置打針建立置放的途徑,手術過程會利用X光影像系統做導引定位,並以導管傳送系統,將瓣膜精準置放,取代原先失去功能的瓣膜。

案例:

63歲的凃女士,4年前體檢時發現有心臟雜音,這2個月來活動時出現呼吸困難,最近症狀加劇,經檢查確診為嚴重主動脈狹窄,由於患者有嚴重脊柱後凸與嚴重肺功能不全,手術風險較高,故採用風險較低的「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術」。而患者因主動脈過於彎曲,周邊血管的管徑過於細小,最後改經由頸動脈來進行手術。病人手術後順利平安出院。

台灣健保目前已經針對部分族群,開放給付經導管瓣膜置換術的材料費用。建議使用在高齡族群或高風險病患,如曾經接受過心臟手術或其它重要器官功能不佳的病人。而年輕低手術風險,或有其它心臟疾病需一次處理時,還是優先建議外科主動脈瓣置換手術。


生物瓣膜退化可用「經導管瓣中瓣手術」處理

林口長庚醫院心臟血管外科副主任陳紹緯進一步解釋,許多個案體內植入的生物瓣膜不幸退化,這時可藉由「經導管瓣中瓣手術」來處理。

當生物瓣膜超過使用年限而退化時,如今的新技術可利用原先的瓣膜框架,再應用導管植入新的瓣膜。在影像系統引導下,導管可精準將瓣膜置放進舊瓣膜,可有效降低手術風險,加速手術後的復原。手術一般由大腿腹股溝穿孔放入導管,但若下肢血管的條件不適合,長庚心臟內外科團隊也能在審慎討論後,選擇鎖骨下動脈、頸動脈等其他血管來進行經導管瓣膜置換術。

案例:

86歲的高女士,20年前曾因主動脈瓣膜狹窄做過主動脈瓣置換手術,有高血壓、糖尿病及氣喘疾病史。最近工作時出現輕度勞力性呼吸困難,至林口長庚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葉集孝教授門診評估檢查,心臟超音波診斷為嚴重主動脈狹窄。由於患者高齡且為二次手術,手術風險極高,由心臟內、外科專家團隊評估後,建議使用「導管主動脈瓣膜瓣中瓣手術」治療。病患手術順利,術後7天平安出院。

圖片來源:林口長庚醫院

(林口長庚醫院心臟內外科醫療團隊)


療日子請你也關心:走路易喘恐罹患「心臟的癌症」肺動脈高壓!肺高壓是什麼?如何預防?

好好聊日子 療癒你的健康生活

圖片來源:林口長庚醫院、123RF

延伸閱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