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手術後如何預防腸沾黏?腸沾黏症狀有哪些?醫:吃益生菌有幫助!

腸沾黏症狀

術後腸沾黏的發生率超過六成,是腹腔手術後常見的併發症,甚至連知名藝人蔡小虎、羅時豐等藝人都曾發生過腸沾黏的問題。雖然腸沾黏大部分都屬於輕微症狀,保守治療通常會好,但臨床上還是有必須把病人的肚子打開,重新整理大腸小腸再擺回去的情況發生。想知道為什麼會有腸沾黏?術後腸沾黏症狀如何判斷?以下由義大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陳致一與您說明,並分享如何預防。

為什麼會有腸沾黏?會有哪些影響?

開刀中造成各個部位出現傷口,身體即會分泌修復傷口的纖維蛋白,結果在修復的過程中,誤把腸子和各種器官、腹膜黏在一起,就是所謂的「術後腸沾黏」。

可能會發生在任何腹部手術後,而且無論是傳統的開腹手術或者是微創、達文西手術都有機會發生。術後腸沾黏的發生率約為67%-93%,不一定會在剛做完手術後就發生,術後的任何時間,甚至到幾十年後都有可能發生,且多數都沒有症狀。

不過也不能因此掉以輕心,嚴重的腸沾黏,可能會造成腸子之間互相纏繞打結,導致血流不通、氣體和糞便無法排出,也容易發生感染,甚至併發腹膜炎,有致命的危險。

腸沾黏症狀有哪些?

  • 腹痛
  • 脹氣
  • 噁心、嘔吐
  • 便祕

腸沾黏症狀大部分屬於輕微情況,建議剛動完刀的朋友,一定要注意自己有沒有腹痛、腹脹,甚至是高燒的症狀,才能及時發現腸沾黏,並儘快治療。

療日子延伸推薦:(蔡小虎小腸阻塞緊急住院裝鼻胃管!脹氣、嘔吐4大「腸阻塞症狀」別輕忽)


發生術後腸沾黏怎麼辦?

最常見的治療方式是保守性支持治療:

  • 放置鼻胃管幫助小腸減壓
  • 用點滴補充電解質
  • 提供熱量、蛋白質的營養劑

大多數的病人在住院幾天後就會自行康復,但若遇到病況複雜或嚴重腸阻塞的情況,就會選擇進行黏連剝離手術,解開纖維組織、重新整理黏在一起的器官,但再動一次次刀也是多一次的沾黏風險,因此這通常是治療的最後一步。

開完刀如何預防腸沾黏?

大部分的術後腸沾黏都會在適度地腸道休養後恢復,所以關鍵在於術後的飲食。想降低術後腸沾黏的風險,可以參考以下原則:

  • 避免暴飲暴食、少量多餐:維持腸道的正常蠕動,和器官之間的適當空隙。
  • 避免油炸燒烤食物:像是麵包、穀類、汽水等,不好消化的食物,如粽子、麻糬、柿子也都要避免。
  • 多攝取蛋白質:補充身體所需能量。
  • 良好排便習慣:多喝水防止便秘,多觀察排便有無異常。
  • 適度補充益生菌:促進腸道蠕動和代謝。
  • 適度的運動和伸展:可以讓疤痕組織維持彈性,不管是下床走走、慢跑、有氧運動,都可以幫助身體排氣和維持正常機能,也提升生活品質。

療日子希望你知道:(益生菌什麼時候吃最有效?NG吃法會降低菌種活性!6大QA一次解答)


預防腸沾黏的醫療產品有哪些?

通常腸沾黏的發生是不可預期的,好在醫療科技的進步,現在有許多產品,能在手術後形成保護膜,減低沾黏發生機率:

1.防沾黏凝膠:塗抹在局部傷口上,較多用在腹腔鏡等傷口範圍較小的手術。

2.玻尿酸貼片:可撐過7天術後急性修復期,在30天內排出體外,適合平整傷口。

3.聚乳酸貼片:使用生物可降解的材料混合聚乙二醇(PEG),除可形成物理性隔離層外,更具防止組織沾黏之功能。

4.防沾黏噴霧:防沾黏的效果可維持3-5天,使用上更方便,最常用在心臟外科和婦科的微創手術。

5.全方位防沾黏溶液:含有晶體和高分子量葡聚醣的溶液,讓修復期間器官可以維持漂浮狀態,達到全方位防沾黏的效果。

術前的防沾黏產品雖大多是自費,但目前有許多保險有全額給付,建議可以多多了解。在手術進行前,也可以跟自己的醫師討論是否需要使用防沾黏的醫療產品,雖然無法完全預防腸沾黏,但也是很有幫助的。

本文著作權屬療日子與其創作者共同所有,非經取得著作權人同意不得任意修改、複製及轉載

療日子小叮嚀

提醒您,如果是剛動完刀的朋友,一定要多注意身體的情況,並採取少量多餐、均衡飲食,再搭配規律運動的生活方式,才能避免又要再次住院的窘境。

療日子請你也關心:(一般外傷、骨折手術後飲食吃什麼?想幫助傷口癒合,蛋白質攝取很重要)


腸沾黏症狀

義大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陳致一

好好療日子 療癒你的健康生活


本文轉載自:腸在我心 陳致一醫師

圖片來源:123RF

延伸閱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