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個健康問題帶來的身心障礙疾病,居然是這個病症排行第一
by
身心障礙者的成因涉及身體、心理、社會及環境的綜合影響,根據衛福部的公告,身心障礙多達23大類,許多還分成重、中與輕度三種不同殘障程度,身心障礙者的障礙原因可以分為多種不同的類型,這些原因可能來自先天性因素或後天獲得的疾病、創傷或環境因素,根據衛福部身心障礙者生活狀況及需求調查報告統計數字,台灣男女性造成障礙原因皆以「 後天疾病 」 居首,占 51.0%,療日子編輯團隊,列出了10項後天健康問題以及它所帶來的致殘疾病狀況,第一名的疾病是我們最常見也最易忽略的「關節炎」,而每年的10月12日正是國際關節炎日,也象徵國際間對這個病症的重視程度。
10項身心障礙疾病
-
肥胖:
- 肥胖會增加多種健康問題的風險,包括骨性關節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這些都可能最終導致活動能力的喪失。
- 肥胖也增加了身體承受額外壓力,尤其是膝蓋、髖關節等部位,長期下來可能導致關節損傷。
-
疼痛:
- 慢性疼痛:持續的疼痛,無論是來自於腰痛、關節炎或其他原因,都會嚴重影響活動能力和生活,長期疼痛可能導致殘障。
- 纖維肌痛:這是一種全身疼痛的綜合症,經常伴隨疲勞、睡眠障礙等,會限制患者的活動能力。
-
意外事故:
- 骨折、脊髓損傷:嚴重的骨折或脊椎受損可能導致永久性的殘障,包括癱瘓、四肢喪失功能...等。
- 頭部創傷:交通事故、工業事故或運動中發生的頭部創傷可能導致腦部損傷,從而引起肢體障礙或認知功能喪失。
-
糖尿病:
- 糖尿病併發症:未控制的糖尿病會引起多種併發症,如視力喪失、腎衰竭、末梢神經損傷(如糖尿病性神經病變),腳部傷口難以癒合,進而致殘可能引發感染,甚至導致截肢。
-
精神疾病:
- 抑鬱症、雙相情感障礙:這些疾病可能導致患者無法參與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嚴重時會影響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 精神分裂症:這類精神疾病會導致社會功能和生活能力的嚴重喪失,有些患者需要終身看護。
-
中風:
- 中風的可怕並不在於它的致死率,而在於它的致殘率,中風會影響大腦的血流供應,導致部分大腦功能受損,可能引起肢體癱瘓、語言障礙和認知功能障礙, 據統計,腦中風的生還者僅有十分之一可以回到工作崗位,而十分之一的中風患者則必須終身住在醫院長期依賴他人生活。
-
癌症:
- 晚期癌症:某些晚期癌症會導致機體功能的喪失,特別是骨骼、神經或器官受到癌細胞侵襲後,患者可能失去行動能力。
- 手術或治療的併發症:癌症治療中的大範圍切除手術或放療、化療等也可能導致患者殘障,例如截肢或神經損傷。
-
心血管疾病:
- 心臟病發作:心臟病發作後可能導致患者體力下降、活動受限,特別是嚴重心衰竭患者,甚至引發腦中風。
- 血管疾病:
- 周邊動脈疾病:會導致腿部血液供應不良,進而引起肌肉無力、疼痛,嚴重者可能需要截肢。
- 深靜脈血栓(DVT):血栓可能引發肺栓塞等危及生命的併發症,還可能導致長期肢體疼痛、腫脹和活動障礙
- 關節炎:
- 骨性關節炎:這是一種慢性炎症疾病,關節炎會造成關節退化,嚴重者可能導致無法行走或正常活動,導致關節的不可逆損傷,最終使患者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其中類風濕性關節炎到殘率可達70%,僵直性脊椎炎則會有60%造成髋關節受損,骨關節炎致殘率有53%,導致失去行動能力所以是致殘健康因素的第一名。
其他導致身心障礙疾病:
-
老年退行性疾病:阿茲海默症和其他形式的失智症,這些疾病會導致患者的認知功能下降,進而影響生活自理能力。
-
帕金森病:進行性神經退行性疾病,會逐漸影響患者的肢體運動能力,最終導致殘障。
-
多發性硬化症(MS):影響中樞神經系統的自體免疫疾病,會導致行動不便、視力問題和其他殘障情況。
-
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這是一種漸進性神經退行性疾病,會導致全身肌肉萎縮和癱瘓,最終失去所有自主運動能力。
-
先天性疾病和發育障礙:例如脊柱裂或腦性麻痺,這些狀況自出生起就會導致患者的行動、認知或社交能力受到限制。
療日子推薦延伸:如何遠離肥胖?怎樣才算胖?超過這個指標就要注意了!
療日子小叮嚀:
身心障礙疾病所帶來的後天性致殘機率提升,也不難免需要檢視在台灣逐漸進入高齡化社會,民眾必須更了解這些身心障礙的成因,提早針對性地進行預防、治療和康復,並促進更包容的社會環境,以改善身心障礙者生活和社會參與度。
而對於關節炎所帶來的廣泛影響,除了每年10月12日的國際關節炎日外,相關的營養攝取與保健食品選用,更是目前台灣社會中很顯而易見的趨勢。
好好療日子 療癒你的健康生活
圖片來源:123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