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功效有哪些?喝南瓜濃湯可以提升免疫力?營養師分享零失敗做法
秋天到,南瓜俏!為何秋天特別要吃南瓜呢?秋天氣候變化大,多吃富含維生素A、E的食物,可增強機體免疫力。而南瓜炒米粉、南瓜濃湯、南瓜粥、南瓜煎餅等等,各種料理只要加上南瓜,不僅顏色金黃漂亮,還能感受到濃濃的南瓜香氣,對於愛吃南瓜的人更是難以抗拒。南瓜營養非常豐富,且不僅僅只有果肉能補充營養,甚至連南瓜籽、南瓜皮都對我們的健康有幫助,快跟著療日子一起了解南瓜功效有哪些?以及南瓜濃湯如何幫我們提升免疫力?
能抗癌、穩定血糖 南瓜功效全來自這些營養好處
南瓜被美國FDA列為30種抗癌蔬果之一。依據台灣食品營養成分資料記載:南瓜中所含得營養有:膳食纖維、維生素A、維生素B群、維生素C 、微量維生素E,以及礦物質鈣、磷、鐵、鎂、鉀、鈉,及其他微量元素,如:鋅、硒、銅、鈷、鎳、鉻等;另也富含植物性化學物質,如:β-胡蘿蔔素、黃體素酚、甘露醇、果膠等,尤其南瓜的β-胡蘿蔔素含量更是瓜類之冠。以下帶你了解南瓜功效有哪些:
1.抗癌功效
南瓜所含的β-胡蘿蔔素、維他命C和E等皆具抗氧化力,且可抑制癌細胞生長;黃體素酚也除了具有抗氧化力,還能預防肺癌、子宮癌、乳癌、皮膚癌、大腸癌、食道癌等癌症;酚、硒可防止癌症發生及惡化;甘露醇可降低腸病變。
2.穩定血糖功效
南瓜所含的微量元素,可促進體內胰島素的分泌而加強葡萄糖的代謝,且南瓜的纖維不僅易有飽足感,還可促進腸道蠕動,並且延緩血糖上升南瓜的纖維可幫助腸道多餘的糖排出體外,而且吃南瓜,對糖尿病患者尤佳。
3.保護心血管
β-胡蘿蔔素除可防癌之外,還具有保護心臟、血液系統的作用,並增強黏膜及皮膚的健康與抵抗力,但如果攝食過多的南瓜,會因維生素A儲存在肝內,而造成膽汁不容易排泄,使皮膚呈現黃色,停止食用後即可恢復正常。
4.維持紅血球健康
所含的鈷是構成紅血球的重要成分之一,鋅則可維持紅血球的成熟,故民間因而也有「南瓜補血」之說法。
5.維護眼睛健康
除了β-胡蘿蔔素以及維生素A的含量豐富,南瓜也富含了葉黃素和玉米黃素,這兩個營養素能降低黃斑部病變的風險,還可幫助眼睛過濾藍光、清除自由基。此外,南瓜中的維生素C、E也能避免自由基傷害眼睛。
6.預防攝護腺肥大
南瓜籽中的含鋅量高,吃南瓜時連皮帶籽一起食用,可攝取到較多的鋅,幫助預防攝護腺腫大或病變成癌症,是對男性非常好的天然營養。
南瓜熱量低於白飯、地瓜 可做為減肥好選擇!
南瓜營養密度高、熱量低的特色,也非常適合體重控制。在每日飲食指南中,南瓜屬於全穀根莖類的食物,也就是主食類,但熱量卻明顯低於白飯、地瓜、芋頭等食物,非常適合在減重時期替代其他主食類食物。
澱粉類食物(每100g) | 修正熱量 | 碳水化合物 |
南瓜 | 69 kcal | 17.3 g |
白飯 | 182 kcal | 41 g |
地瓜 | 115 kcal | 27.8 g |
芋頭 | 123 kcal | 26.4 g |
資料來源: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新版)
南瓜濃湯食譜輕鬆上手,做法超簡單!
以便利商店一碗250ml的南瓜濃湯熱量大約192kcal左右來說。不妨自己動手做熱量更低!營養師特別分享了零失敗的南瓜濃湯做法,幫你提升免疫力!
食材:
南瓜 | 250g |
蘋果 | 半顆 |
蘑菇 | 8顆 |
洋蔥 | 半顆 |
蒜頭 | 2顆 |
低脂鮮奶 | 300c.c. |
作法:
1.將南瓜(不需去皮)、洋蔥、蘑菇切塊、蒸熟待用。
2.將蘋果、蒜頭切塊待用。
3.將1&2的食材置入果汁機打勻。
4.在放到鍋子上煮滾即可(無須調味)。
5.完成
南瓜濃湯如何提升免疫力?營養師大解析
1.南瓜:是種低熱量高營養的碳水化合物,含有豐富的β-胡蘿蔔素跟維生素A,可保護皮膚以及黏膜健康,形成第一層的保護力。
2.洋蔥、蒜頭:具有含硫化合物「大蒜素」 ,具有抗氧化、抗菌、消炎的功能,是提升免疫力的超級食物!
3.低脂鮮奶: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蛋白質是構成免疫細胞的原料,關乎免疫細胞的數量、品質、活力及抗菌能力,不可缺乏!
ps.建議不要用脫脂牛奶,因為維生素A需要脂肪才能吸收!
4.蘑菇:含有豐富的多醣體和鋅,這兩種營養素跟免疫力的提升也功不可沒,平時可多食用蘑菇、香菇等菇類。
這道食譜營養豐富,又簡單易製作、完全無調味,一歲以上就可食用,非常推薦給大家喔!
療日子小叮嚀:
南瓜皮可以吃嗎?其實南瓜連皮吃,可以攝取到更豐富的膳食纖維,幫助排便順暢。建議大家在料理前可用刷子或菜瓜布輕輕刷洗,去除表皮的泥土與凸疣,並以切塊蒸煮的方式食用。
雖然南瓜營養價值非常高,但也要提醒大家,南瓜也屬於澱粉類食物,一次吃太多也可能會造成血糖不穩,或是熱量攝取過多的情形,建議若是一餐當中有吃到南瓜時,其他的澱粉類食物就要相對地減少攝取呦!
療日子希望你知道:(地瓜營養好處多?3種料理食譜這樣做!富含鈣質和多酚)
本文南瓜食譜轉載自:Ivy營養師的健康教室
其他參考資料: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新版)、台灣癌症基金會FC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