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刀後就回不去了!手汗治療會後悔?快看5種多汗症療法的後遺症

多汗症不是疾病,卻十分麻煩,特別是手部多汗症,會導致心理、情感和社交上的困擾,尤其在忙碌、緊張的情況下手心容易濕答答,導致握手不便、影響打字等麻煩。

要怎麼對付手汗、腋下多汗等多汗症呢?能用手術解決嗎?注意喔!雖然手術可一勞永逸,但可能帶來「代償性出汗」造成其他困擾,甚至可能在術後感到後悔!以下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外科 蘇振興主治醫師要分享5種多汗症治療方式,以及手汗治療後遺症。

多汗症如何定義?怎麼確定有多汗症?

多汗症可分為2種:

  • 續發全身性多汗症:受到甲狀腺機能亢進、內分泌失調、糖尿病、腫瘤、痛風、藥物、中毒等因素影響而產生。躁鬱症、憂鬱症、精神病等精神疾病也會使體內交感神經活動異常而誘發;而停經婦女荷爾蒙的改變,也會造成多汗症。這類病患只要找出病源並控制,多半能改善。

  • 原發性局部性多汗症:手掌、腳掌、面部、腋下等局部部位過多出汗。汗線分泌由交感神經控制,異常的交感神經活動或敏感就會造成多汗。


如何確定有多汗症?

原發局部性多汗症目前尚無統一的診斷標準,但可參考2004年美國皮膚科醫學會雜誌及多個專家會議制定的診斷標準,如下。

局部且可見的出汗過多持續6個月以上,且無明顯原因,並符合以下2項條件者:

  • 雙側出汗部位對稱。
  • 一周至少發作一次。
  • 發病年齡小於25歲。
  • 有陽性家族史。
  • 睡眠時無多汗。
  • 影響日常的工作生活。


手汗(手部多汗症)患者最多

手汗在台灣約有4.36%發生率,男女比例差不多,一般從幼童時期就會發生,進入青春期後更嚴重,症狀在10~30歲時最糟,且多數併有足底多汗或腋下多汗,甚至臭汗症。局部多汗症60%發生在手掌及腳掌、30~40%在腋下,臉部佔10%。 


多汗症、手汗治療方式有哪些?


局部止汗劑

此為第一線治療方式,成分為鋁鹽或鋯鹽,進入皮膚後會造成汗腺細胞膨脹、阻塞汗腺口。適合塗抹在手上或腋下,建議在晚上睡前、肌膚乾燥時使用,增加鋁鹽吸收的抑制出汗效果,盡量避免在大量流汗、刮毛後使用。

副作用&後遺症:副作用小,但須經常塗抹而麻煩,也可能發生皮膚刺激、發癢、接觸性皮膚炎。


電泳離子導入法

將氫離子由汗管導入以干擾汗腺分泌、阻塞排汗。此治療方式須將手掌泡在水中,再由儀器導入微量電流(15-20毫安培),一般建議每週做2~3次,每次治療約半小時,需長期使用。

副作用&後遺症:副作用小,但是平均2天就要做一次,少部分會導致皮膚炎,若害怕觸電的感覺更容易放棄治療。安裝心臟節律器者禁用。


注射肉毒桿菌

肉毒桿菌素經注射進入真皮層後,會抑制交感神經末梢會釋出乙醯膽鹼、減少汗水分泌。此療法幾乎不會發生代償性多汗,但效果僅能維持半年左右,且治療費用較高。

副作用&後遺症:體質敏感、對肉毒桿菌素過敏者,會有過敏反應,注射會疼痛,且可能出現小血腫及手部小肌群無力(注射劑量沒控制好,或注射到深部肌肉),手部肌群無力雖能恢復,但有時會造成生活不便,可能長達4週。


口服藥物

包含抗膽鹼藥物、α2交感神經阻斷劑、麥角生物鹼衍生物、抗焦慮劑等藥物,以抑制汗腺分泌。

副作用&後遺症:可能伴隨口乾舌燥、視力模糊、嗜睡等副作用,臨床上較少長期使用。


內視鏡交感神經阻斷或夾閉手術

目前較常使用的神經阻斷手術,以內視鏡破壞部分胸椎交感神經節,使手部汗腺分泌降低。交感神經阻斷手術的成功率很高,但有少數會出現如氣胸、血胸、皮下氣腫、感染及神經學方面的併發症,而最困擾的是術後「代償性流汗」問題。

此手術只適合手部、手掌多汗的人;腳部多汗者不可接受腳部交感神經燒除。開刀成功率高達98%以上,復發率不到1%,且通常術後隔天即可出院,也可為門診手術,最快術後休息2~3小時即可返家。

副作用&後遺症:

  1. 代償性出汗與反射性出汗:前胸、後背、腋下、胯下、雙腿、足部等處的出汗量可能在術後高過於出汗總量。而胸腺及乳頭連線以上部位若喪失排汗功能,易導致中暑、暈眩、電解質不平衡、心情煩躁、臉發燒疼痛等問題,使無法在戶外長時間工作。需於戶外豔陽下長時間工作者,不建議進行多汗症手術。
    國外出現代償性出汗的比例約為40~75%,而台灣天氣高溫潮濕,近9成患者會出現代償性多汗,其中超過1/3患者出現中度或嚴重的代償性出汗,更有部份患者覺得術後的困擾遠勝於原本的手汗症。

  2. 病理性髓性多汗症(pathologic medullary hyperhidrosis):可見於胸交感神經切除後的患者,患者常在進食或吞嚥後出現面、頸、軀幹和上肢的出汗反應。辛辣食物、酸性食物、酒精、含維生素C的水果等更易刺激。

  3. 導致心臟心率降低、血壓偏低,降低極限運動耐受值,易疲勞、體力變差。

  4. 下半身失溫,上半身與下半身溫度差距最多可達8~10度。

  5. 承受壓力的能力降低,性格敏感,可能造成憂鬱傾向。

  6. 荷納氏症候群:術後瞳孔縮小、眼皮下垂、大小眼、乾眼症,目前已相當少見。

  7. 麻醉時風險、傷口感染、血胸、氣胸、肋間神經痛等手術後遺症,目前已相當少見。


延伸閱讀:「夜間盜汗」是BA.5症狀?確診後再染疫機率高!醫曝有效預防方式

療日子小叮嚀:進行多汗症、手汗治療手術前 必須考慮清楚後遺症風險

醫師建議,患者先嘗試非手術方式來改善。腋下多汗症患者可先用止汗劑,若無效再嘗試肉毒桿菌素或手術刮除術。

衛生署於民國93年9月通過法律規定,未滿20歲者不可進行此手術。(因為青春期之後多汗症可能好轉)民國95年衛生署又規定,多汗症手術前須經健保署核准,以此監督醫師事先告知病患手術併發症、各治療方式的優劣等資訊。建議患者依據自身多汗嚴重度及不同工作性質,在術前考慮清楚後遺症等風險。


療日子延伸推薦:常喝鮮奶茶會腎結石?營養師:有腰痛、盜汗等症狀要注意!

好好聊日子 療癒你的健康生活

本篇文章轉載自: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原文名稱為:淺談手部多汗症(原發性局部多汗症)

圖片來源:123RF

分享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