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慢性疲勞怎麼做?中醫4方法 + 自我檢測技巧一次搞懂!

改善慢性疲勞

改善慢性疲勞如何做?「醫師,我真的好累喔!」、「就算我睡再久也沒有補充到精神的感覺~」、「我常常覺得全身痠痛,去按摩也沒有比較好耶~」以上是不是你回診的時候常常跟醫師說的話呢? 如果覺得耳熟能詳,那你可能是有慢性疲勞症候群喔!療日子邀請信義馬光中醫診所 吳奕璇醫師 來和大家分享中醫如何改善慢性疲勞。


慢性疲勞症候群自我評估表

慢性疲勞症候群可能是病毒感染、內分泌失調、或是身心情緒憂鬱等等所引發,但並沒有一個確切的成因。如果以上說到的情況都沒有,但就是感覺莫名的疲憊,可以再參考以下的表格,九種症狀裡出現了四項以上,就很有機會是慢性疲勞症候群喔!

  • 做什麼活動都感到非常累
  • 健忘、注意力不集中
  • 即便睡滿8小時,也沒有神清氣爽的感覺
  • 慢性失眠或其他睡眠障礙
  • 常常肌肉痠痛
  • 常常覺得頭痛
  • 各處關節疼痛,但外觀沒有紅腫發炎
  • 很常有莫名的喉嚨痛
  • 頸部和腋下的淋巴結出現腫大現象


中醫如何看慢性疲勞症候群?這兩種原因是重點

以中醫的觀點來看,慢性疲勞有兩種成因:

1.氣虛
氣是什麼呢?氣就是身體的能量,也就是電池!如果電池沒電了,當然會動不動覺得累、提不起勁,就像是甄嬛傳裡的端妃娘娘,沒說幾句話就要回宮休息了。充電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睡覺,但是現代人愛熬夜,充電的品質不好,電池老化後,後續再想要睡更久來充電,那恐怕只會越睡越累了!

2.溼氣重
大家可以想像家裡的浴室,洗完澡之後沒有特別通風,或是沒有對外窗戶,經年累月之下堆積了很多水垢、濕氣在裡面,那一股凝滯、悶住的感覺就是濕氣的表現!濕氣最常聚集在我們的關節、肌肉處,讓我們常感覺腰酸背痛。而排便濕黏、不成型也是濕氣搞得鬼。

本文著作權屬療日子與其創作者共同所有,非經取得著作權人同意不得任意修改、複製及轉載


改善慢性疲勞用4方法搞定!這2穴位可幫助提神

要解決慢性疲勞症候群有以下方法!

1.專業醫師來幫忙
當然就是快找合格、值得信賴的中醫師,幫你根據體質調整適合的藥物,搭配藥物治療,最快一周就可以有很明顯體力的提升跟改善。門診也有遇過病人從初診到下一周走進診間的樣子判若兩人,變得很有活力,但是要把體質調整到位,至少也要2-3個月左右的時間,要繼續耐心回診喲!

2.多喝水
常有迷思是濕氣重就不應該多喝水,這是錯誤的喔!像剛剛描述浴室濕黏的狀況通常都會怎麼處理?必須得用新鮮的活水去沖刷它,才能將污垢一網打盡。喝水在人體就扮演了這樣的作用,增加新陳代謝,除了有心腎慢性病等特殊情況族群之外,每人每天的水量是自己體重乘以30,才可以有效地增加代謝喔!

3.多運動
聽到運動會讓很多人心裡負擔很大,其實只要多走路就可以了!增加每天的走路步數到至少5000步,就可以增加自己的基礎代謝量。先從小地方開始做起,一步一步養成運動的習慣。

4.按摩穴道
腦袋混沌想提神時,按摩以下穴位

攢竹穴:
眉心中間,增加臉部、眼睛血流,提神明目。

百會穴:
我都戲稱是人體開機穴,也是可以提起一身的氣到頭頂。









療日子請您也關心:一直想睡覺有7原因,多數靠吃可改善;合併疼痛恐慢性疲勞




           信義馬光中醫診所 吳奕璇醫師


好好聊日子 療癒你的健康生活



資料來源:信義馬光中醫診所 吳奕璇醫師

圖片來源:123RF

延伸閱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