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後遺症有哪些?無症狀、輕症者也可能出現「肺纖維化」?

新冠肺炎後遺症

新冠肺炎(COVID-19)自2019年12月爆發以來,在全球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目前台灣疫情亦持續延燒中。其中,患者受感染後可能留下肺纖維化」等新冠肺炎後遺症,經常是備受關注的話題。關於COVID-19對身體恐造成的長期影響,台中慈濟醫院胸腔內科暨重症醫學專科醫師黃軒將帶大家了解!

無症狀輕症者痊癒後,也會留下不可逆的新冠肺炎後遺症

由於媒體報導焦點常著眼於COVID-19重症患者需面對的健康威脅,因此大多數人都知道重症病人痊癒後必須承受肺纖維化「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等後遺症。而從數據分析來看,雖然約有80%感染者屬症狀輕微或沒有症狀、不需要醫療的族群,但新冠肺炎後遺症的嚴重性仍不可輕忽!

黃軒醫師指出,美國中國日本研究確實都發現到一部分COVID-19輕症病人,甚至是未曾出現任何與肺部感染相關症狀的患者,經電腦斷層掃描檢查後依然出現了局部肺纖維化的現象,而這樣的肺部損傷是永久性無法恢復的。

「肺纖維化」是什麼?

不過,醫師也提到,現在大家對肺纖維化的認知和印象,一般多停留在新冠肺炎重症感染所導致的全面性肺損傷。但肺纖維化既非獨屬於COVID-19的後遺症,且依受傷範圍還可分為局限性或全肺性。舉凡所有會讓肺組織產生發炎或感染的疾病或外在因素,都可能使肺臟出現如同皮膚受傷後癒合結痂一樣留下疤痕的現象,即所謂的肺纖維化」。

假使病情輕微纖維化的疤痕組織範圍不大,對肺部造成的影響也會比較小,因人體有左右兩肺且共有五片肺葉,若能尚存1/41/3完好的肺臟結構,基本上肺功能便足以維持日常生活。然而,當肺部被破壞的面積過大,以致肺纖維化進展到全肺性時,原本肺部正常的氣體交換功能就會逐漸喪失,出現連走路都會喘呼吸困難等無法支應日常工作或生活的情況。

療日子請你也關心:(肺部纖維化與正常的肺部有何不同?醫師說明菜瓜布肺如何治療及改善)


新冠後遺症不只肺部!全身多個器官系統都可能被病毒破壞

更值得注意的是,COVID-19帶來的影響絕非僅止步於肺臟,一項在今年五月發表於英國醫學期刊(BMJ)的論文表明,受感染者在急性期後出現的後遺症,包括慢性呼吸衰竭、心律不整、高凝血性、腦病變、神經系統病變、健忘症、糖尿病、肝功能異常、心肌炎和疲勞等。

黃軒醫師解釋,由於COVID-19病毒是透過ACE2受體進入人體,特別喜歡攻擊身體微血管最密集最多的器官。當病毒從呼吸道侵入體內後,肺泡旁分布著許多微血管的肺部自然首當其衝,接下來其他微血管分布密度極高的腎臟、小腸、心血管、腦血管,都容易成為新冠病毒感染直接侵犯的地方,因此有些人會有拉肚子腦神經發炎腎臟發炎或腎臟衰竭甚至需要洗腎,或者是心肌發炎等併發症。

而這些被病毒破壞的器官大多都和肺纖維化一樣,會留下不可逆轉的傷害,難以完全恢復。因此建議患者癒後應針對個別受損的器官做適當保養,並將那些未受損組織的功能努力維護好。

本文著作權屬療日子與其創作者共同所有,非經取得著作權人同意不得任意修改、複製及轉載

療日子小叮嚀:

同時也呼籲大家,由於病毒已產生變異,感染併發重症的患者已不再侷限於老年人,染疫的年輕人同樣易演變為重病。目前施打疫苗仍是避免引發重症或死亡的最佳工具,在未能施打前仍應做好防疫,留意周邊任何可能染疫的風險。

療日子希望你知道:
(新冠肺炎吃什麼?新冠肺炎患者5大飲食指南 宜高熱量高蛋白)
(防疫情緒造成胸悶、記憶力下降... 8個小行動化壓力為成長)


採訪醫師:黃軒醫師

責任編輯:鄭碧君

圖片來源:123RF

延伸閱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