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熱的夏天特別容易選擇生食或冰品,再加上天氣悶熱,食物容易腐壞,容易導致上吐下瀉、腸胃炎的發生,也因此許多人家中都會備有止瀉藥。然而,針對不同的腹瀉原因,使用的止瀉藥成分也有所不同,千萬不能自行濫用!療日子特別邀請員榮醫院藥劑科主任劉孟基藥師針對止瀉藥成分及適用症狀說明。
止瀉藥成分、種類有哪些?
止瀉藥主要有以下四種類型:
腸蠕動抑制劑
成分:Loperamide。
作用:透過舒緩腸胃道的平滑肌,減少排泄時的激烈運動,經常使用於急性腹瀉。
吸附劑
成分:高嶺土、果膠。
作用:透過吸附多餘的成分和水分,減輕腹瀉症狀。
益生菌
作用:用於慢性腹瀉,調整腸胃道狀態,改善腸道健康。
次碳酸鉍
成分:Bismuth。
作用:透過在腸胃道形成保護膜,減少腸胃道刺激,以減輕腹瀉症狀。
劉藥師說明,臨床上將腹瀉分為急性及慢性,急性腹瀉通常是因為病毒/細菌感染等外力所引起,會使用腸蠕動抑制劑、次碳酸鉍做治療,而慢性腹瀉則多會透過益生菌及吸附劑做治療上的搭配。
止瀉藥有副作用嗎?
不同種類的止瀉藥有不同的副作用:
- 吸附劑:可能導致輕微便祕,並影響營養吸收。
- Loperamide:可能引起便祕、腹痛、肚子膨脹等不適,尤其是抗腸胃道蠕動劑,不建議2歲以下孩童使用。
- 次碳酸鉍:可能使糞便變成灰黑色,會與阿斯匹靈或含有水楊酸的藥品相互作用,應避免。
猜你想療解:(拉肚子不能吃與可以吃什麼?5大食物要避開、用這招快速解痛)
止瀉藥什麼時候吃?藥效隔多久?
通常建議止瀉藥需與其他藥物間隔一個小時再做服用,特別是吸附劑如高嶺土,以避免影響其他藥品的藥效。具體的用藥頻次和間隔時間應根據醫生的指示,如果是急性腹瀉,通常建議一天三次用藥;而對於較輕微的症狀,一天一次即可。
提醒您,拉肚子時不一定要馬上吃止瀉藥,但要注意當腹瀉伴隨血便、黑便,就應儘快就醫;而若病程緩慢或症狀輕微,較屬於慢性腹瀉,會建議補充益生菌做改善。
可以自行購買止瀉藥嗎?
止瀉藥屬於指示藥品,在一般的藥局都可以買到,建議可與專業藥師諮詢後再做購買。
長期使用止瀉藥有哪些風險?
止瀉藥通常不會產生成癮性,但長期使用可能導致腸胃道的彈性疲乏,進而引發便祕。此外,吸附型止瀉藥也可能影響營養吸收,長期使用不利於健康。建議在專業人員指導下使用止瀉藥,避免長期依賴藥品。最好透過調整生活方式來改善腸胃健康,像是適當補充益生菌、避免高油及刺激性飲食、避免菸酒等。
使用止瀉藥後,若出現以下情形也需要儘快就醫:
- 服用止瀉藥後還是有大量腹瀉,或甚至出現脫水、頭暈、呼吸困難等症狀。
- 出現血便、黑便狀態。
- 因長期腹瀉,造成肛門損傷及感染。
療日子請你也關心:(潰瘍性結腸炎好發於21~50歲!一直拉肚子+血便症狀要注意)
本文著作權屬療日子與其創作者共同所有,非經取得著作權人同意不得任意修改、複製及轉載
療日子小叮嚀:吃止瀉藥便祕怎麼辦?
如果服用止瀉藥後出現便祕情況,建議不要自行停藥,腹瀉藥物治療通常不會開太長期,只要症狀緩解即可與醫事人員討論是否調整用藥。
最後劉藥師也呼籲,夏季是腹瀉好發時期,尤其是喜歡飲用手搖飲料、運動飲料等族群,手搖飲可能隱藏著細菌汙染的風險,也可能造成腸胃負擔。建議大家多喝水,注意飲食衛生,減少糖分攝入,以保持腸胃道健康。
療日子希望你知道:(熱到拉肚子可能是中暑!陽暑、陰暑症狀你是哪一種?教你如何預防改善)
採訪專家:
員榮醫院藥劑科主任劉孟基藥師
好好療日子 療癒你的健康生活
圖片來源:123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