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內臟脂肪吃什麼?減重醫:多吃這種纖維!盤點四大好處

消除內臟脂肪吃什麼

長期暴飲暴食或是攝取精緻澱粉,容易造成胰島素阻抗,導致累積在內臟的脂肪越來越多,造成脂肪肝,甚至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問題,因此,把萬惡的內臟脂肪燃燒掉,是健康的第一要務!想消除內臟脂肪吃什麼?根據研究,餐前多攝取10g的可溶性纖維,可減去7.4%的內臟脂肪、3.6%的皮下脂肪,且飯後血糖能降低35%,以下將由蕭捷健醫師與您說明。

消除內臟脂肪吃什麼?可溶性纖維降低7.4%內臟脂肪!

想消除內臟脂肪,除了要避免暴飲暴食、維持良好的飲食、運動習慣等,補充足夠的膳食纖維也能夠幫助腸道延緩吸收油脂,降低形成內臟脂肪的機會。

根據一項發表在肥胖期刊上的美國研究指出,攝取10克可溶性纖維質的人,透過斷層掃描檢查腹部脂肪,內臟脂肪比未攝取者減少了7.4%,皮下脂肪減少了3.6%。

而在紐西蘭的研究發現,在麵包中添加10克可溶性纖維質,可以將受試者的飯後血糖降低35%,這是非常驚人的數據!

療日子請你也關心:(瘦子也可能內臟脂肪過高!內臟脂肪標準是多少?醫:過多恐增罹癌風險)


為什麼可溶性纖維可以消除內臟脂肪?盤點四大好處

可溶性纖維是一種可以與水混合形成膠狀物質的纖維,可以想像成大便中的水泥,通常來自蔬菜、洋車前子、蘋果、柑橘、毛豆、綠豆、碗豆等;相對地,不可溶性纖維比較硬,無法溶解在水中,就像是大便中的鋼筋,例如糙米的米糠就是不可溶性纖維。可溶性纖維對於減重和燃燒內臟脂肪有四個好處:

  1. 減緩熱量吸收

可溶性纖維能在腸道內形成一層保護層,減緩食物消化的速度,讓飽足感維持很久一段時間,減少進食量。同時,可溶性纖維也能夠降低膽固醇的吸收,進而降低內臟脂肪的積聚。

  1. 降低食物升糖指數

吃太多高升糖指數的食物,血糖忽高忽低,容易吸收快,進而容易感到餓。簡單來說,吸收快容易餓的體質,就是易胖體質。

可溶性纖維能夠和水結合形成膠狀物質,這個過程會使食物在消化道中停留更長的時間,進而降低食物的升糖指數和減少食欲,變成吸收慢、不容易餓。

  1. 產生短鏈脂肪酸

腸道好菌能夠把纖維變成短鏈脂肪酸,短鏈脂肪酸可以調節腸道的發炎,還能夠調節脂肪代謝。此外,短鏈脂肪酸還能促進血清素的製造,調節身體的飽足感。因此,攝取含有可溶性纖維的食物不只能使食物在消化道中停留更長時間,還可以幫助身體產生更多的短鏈脂肪酸,達到減重的效果。

如果你容易感到飢餓、疲倦或患有慢性發炎,有可能是因為攝取的纖維量不足,短鏈脂肪酸的產量不夠。

  1. 降低身體產生的飢餓素

並增加飽腹感激素,例如膽囊收縮素、腸泌素GLP-1和肽YY。這樣一來,我們的飢餓感就會降低,進而降低體重的平衡點。

除了可溶性纖維,不可溶性纖維對腸道健康也非常重要。不可溶性纖維可以幫助形成糞便的主要架構,同時也能刷洗掉腸道中老舊的黏膜細胞,降低直腸疾病的風險。然而,我們一般的飲食主要缺乏的是可溶性纖維。

療日子延伸推薦:(9成國人膳食纖維吃不夠!營養師:膳食纖維好處多,可預防大腸癌、心血管疾病)


纖維要吃多少才有效?

根據美國農業部的建議,男生每天應攝取30-38克的纖維,女生則是每天20-25克。建議每餐至少要有一碗糙米飯、兩碗蔬菜和一個水果,這樣大約會有12克的纖維。如果你沒有吃飯和水果,那就得靠蔬菜補足了!

一碗飯大小的蔬菜約含有3克纖維,一碗糙米也有3克纖維,而一顆蘋果同樣也含有大約3克纖維。因此,要攝取足夠的纖維,可以嘗試在每餐中加入這些食物。此外,沙拉也是攝取纖維的好方式,而每日攝取多種蔬果則更是有助於獲得足夠的纖維。

如果你想要減重或是讓身體更健康,除了攝取足夠的蛋白質,也別忘了多吃一些可溶性纖維!

猜你想療解:(腸胃科醫:脂肪肝患者罹癌風險増2倍!快看脂肪肝是什麼?如何逆轉?)

本文著作權屬療日子與其創作者共同所有,非經取得著作權人同意不得任意修改、複製及轉載

療日子小叮嚀:燃燒內臟脂肪的四大秘訣

除了了解消除內臟脂肪吃什麼, 蕭醫師也分享了以下秘訣:

1.不要再吃零食了

吃零食會刺激血糖和胰島素,讓身體進入吸收的模式,降低脂肪燃燒。雖然只吃一點點,但一整天都在吃,會讓身體沒有時間燃燒脂肪。

2.不要跳過早餐

也許你覺得早餐不吃比晚餐不吃容易,但我發現早餐不吃的人,會在晚上通通補回來。吃早餐不但食物產熱效應好,還是吸收蛋白質最好的時候,即使吃兩顆蛋加豆漿也會比沒吃來的好。

3.晚上不要太晚吃

不管什麼東西,晚上九點後就不要吃了。

4.晚餐攝取瘦蛋白取代空腹

蕭醫師在減脂期,為了確保足夠的蛋白質攝取量,還是會在晚上吃到一餐需要的蛋白質攝取量,會以不刺激胰島素的植物性複方蛋白粉為主。

參考資料:減重醫師 蕭捷健

療日子希望你知道:(暴飲暴食容易脂肪肝!中醫師:想消除內臟脂肪喝「枸杞丹參茶」)


好好聊日子 療癒你的健康生活


本文轉載自:減重醫師 蕭捷健

圖片來源:123RF

延伸閱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