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權交易是門好生意?碳權是什麼、如何獲得碳權?懶人包5分鐘看懂

碳權是什麼

全球暖化加劇,各國氣溫不斷破記錄,為了減少二氧化碳這種會導致溫室效應的氣體排放,「碳權交易」的框架正加快成形,今年世界地球日蔡英文總統就拋出成立碳權交易所的議題,並宣示最快7月就要上路。
碳權跟抑制二氧化碳的排放有什麼關係?碳權是什麼?為什麼碳權可以交易?怎麼交易?以下療日子為大家整理相關常見問題。


碳權是什麼?

碳權是什麼?碳權顧名思義就是「排放二氧化碳的權利」,為了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1997年「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 第三屆締約國會議」簽訂了《京都議定書》,於2005年,碳權成為可交易的商品。而交易的前提是「總量管制」,以歐盟訂定的排放交易體系為例子,歐盟針對特定產業設定碳排上限,如果某企業的碳排放量低所設定的上限,就可以把剩下的額度轉換成碳權,拿到碳交易市場買賣;而若企業無法維持碳排放量上限以下,就必須到碳交易市場購買碳權,也就是「可以排放二氧化碳的權利」。


碳排為何要收費?碳權怎麼計算?

之所以要讓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價化」,是因為過去企業排放二氧化碳不會造成成本,若企業對環境沒有責任心,會毫無顧忌地排放,造成「外部成本」,而制定碳排就是為了讓排碳成本「內部化」,讓二氧化碳的排放必須付出成本,逼使企業盡量減少碳排。

至於碳權怎麼計算,碳權的計量單位為「二氧化碳當量」(CO2e, carbon dioxide equivalent),這是測量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s)的標準單位,意為把不同的溫室氣體對暖化的影響程度用同一種單位來表示。例如2009年英國排放了4.74億公噸CO2,但是如果再算進甲烷(CH4)、氧化亞氮(N2O)和含氟氣體,經過單位換算,則等同於排放了0.92億公噸二氧化碳當量(CO2e), 兩者相加即為5.66億公噸二氧化碳當量。

資料來源:環境資訊中心


碳費、碳稅是什麼?

碳稅是指每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課稅,這與碳權有點不同,碳權是以排放量定價,碳稅則是以價制量,透過課稅來進各國減少商品的碳排量。

台灣在收「碳稅」之外也收「碳費」,國際上瑞典、瑞士、芬蘭、挪威等歐洲國家與日本、新加坡等亞洲國家,只課徵「碳稅」,這兩者有什麼不同?前者是由政府的稅務機構統一向企業徵收,後者則來自2022年4月由行政院通過的《氣候變遷因應法》,規定2024年起,由環保署執行第一階段,向每年排碳2.5萬噸以上的287家企業收費。另外,兩者的主管機關不同,「碳費」由環保署徵收、「碳稅」由財政部收取;碳費可以專款專用於減少碳排,而碳稅則混入國家財政稅收,可用於社會福利或基礎建設等其他用途。


台灣的碳交易平台何時上路?

據媒體報導,台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林修銘在7月3日表示,台灣碳權交易所預計在8月7日成立,營運項目標包含國內外碳權交易、買賣及碳諮詢等。環保署副署長沈志修表示目前還在研議相關子法,而審議委員會預計於年底成立。


碳權交易如何運作?

碳權交易可分為2種市場:

  • 強制碳市場(Certified emissions reduction):例如歐盟、紐西蘭等先進國家,基於巴黎協定及COP(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締約國會議)會議中承諾的減碳目標,實施排碳總量管制(Cap and Trade),規範國內各排碳大戶的排碳量上限。
  • 自願碳市場(Voluntary emissions reduction):自願碳市場不同於強制碳市場的強制性作法,乃是由企業主動做減碳及碳捕捉行動,或使用再生能源、投入造林等方式,達成減碳目標,再向國際減碳驗證機構申請認證,獲得碳權。


國際減碳驗證機構名單

VCS(Verified Carbon Standard)
黃金認證Gold Standard
聯合國CDM(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本文著作權屬療日子與其創作者共同所有,非經取得著作權人同意不得任意修改、複製及轉載


如何賣碳權?

要進行碳權交易,可至行政院環保署的「溫室氣體減量與抵換管理機制」,提出減碳認證的申請,或發布販售碳權的資訊,以期促成交易;若要到國際間交易碳權,則要到聯合國CDM、黃金標準的碳權交易平台,選擇自然碳匯或綠電,才能獲得碳權證書以進行交易。


療日子請你也關心:ESG永續是什麼?企業永續經營,從碳中和、淨零碳排放著手

好好聊日子 療癒你的健康生活

參考資料:行政院環保署、環境資訊中心

圖片來源:123RF

延伸閱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