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使用塑膠杯12/1臺北市率先起跑!禁用更環保還是接受循環杯?
臺北市民請注意,從2022年12月1號開始,臺北市將全面禁止提供飲料相關店家使用塑膠杯,違規者最高可依法裁罰6000元;這項政令一出讓不少業者相當無奈,根據《台視》報導,有業者受訪時表示,塑膠杯通常都是大量印製進貨,如果要全面換成紙杯就要重印,成本會增加不少。只能以紙或甘蔗、麥桿等植物纖維製成的杯具裝盛食品飲品,或是由民眾自帶杯子,或是使用商家提供的循環杯(2023年起超商、速食店、飲料店...等須另建置循環杯機制)。
自從海龜鼻孔卡吸管的影片爆紅後,民眾越來越觀注塑膠食器的環保問題,呼籲以更環保的材質來取代,但也在一連串「換塑運動」的餘波之後發現許多爭議!因此療日子整理資訊提供讀者思考,禁止使用塑膠杯這樣的限塑政策真的可以順利執行嗎?以下提供禁止使用塑膠杯可能產生的疑慮或爭議。
臺北市 12/1禁止使用塑膠杯 PLA杯也禁用
環保署今年公告「一次用飲料杯限制使用對象及實施方式」,要求各縣市最晚在2024年底提報飲料店禁用一次性塑膠杯的期程,而臺北市環保局在11月6日宣布,北市將從12月開始限用一次性塑膠杯(包含生物可分解塑膠材質之PLA杯),鼓勵商家盡量以「紙類」或「植物纖維」(例如甘蔗、麥桿、稻殼等)等替代材質做成的容器。
資料來源: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
PLA是什麼?
PLA「聚乳酸塑膠」歸類在回收分類的7號(代表1~6號塑膠之外的「其他」材質),常用在咖啡冷飲杯、生鮮包裝盒、雞蛋盒等容器。一般來說被視為可分解的環保材質,但因為PLA必須在55℃以上、濕度80~90%之間的土壤裡埋6~12個星期才能分解,但台灣目前沒有專門管道可做這種處理。
禁用塑膠杯有4大爭議
禁用塑膠杯爭議1. 用淋塑紙杯也不環保
「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曾指出,紙杯通常都有防水防油的塑膠淋膜,回收時必須將紙和塑膠分離,這過程相當耗時耗能,如此一來「替代(塑膠製品的)結果會不會比不替代更糟糕?」
進一步解釋,一般廢紙的散漿時間只需要10~20秒,而含有塑膠淋膜的紙杯則需要40分鐘的攪拌,才能使紙漿和塑膠淋膜分離開來。另外,紙杯常被民眾誤認為一般紙類,結果把紙杯丟到紙類回收桶裡,跟一般紙類一起被送到紙廠回收,結果紙廠因為無法短時間內分離出塑膠,混到紙杯的紙渣就被判定為廢棄物,「等於沒有回收」。更重要的是,目前全台灣只有苗栗一家專門處理淋膜紙容器的處理廠,處理紙杯等垃圾的量能可能不夠。
禁用塑膠杯爭議2. 植物纖維杯具真能分解嗎?
臺北市限塑政策開放使用以甘蔗/麥桿/稻殼等植物纖維製成的杯子,但如果這些杯子採用PLA或PBS(透過化石燃料製成的「生物可分解塑膠」)來塑形,可能也不環保。無論是PLA或PBS材質需要在特殊環境下才會被分解,而台灣目前沒有足夠的去化管道,到時所謂的環境友善材質很有可能被丟入焚化爐!
禁用塑膠杯爭議3.紙杯有許多毒料爭議
- 紙容器風險1.可能添加螢光增白劑
為了符合多數人覺得越白越衛生的普遍印象,廠商可能會添加螢光增白劑來讓產品「美白」。 雖然螢光增白劑會否致癌目前國際上仍未有確實的定論及報告,但已證實它會造成皮膚過敏,尤其對於幼兒更要小心。 - 紙容器風險2:內層塗料可能含有塑化劑
為了讓紙杯不會被水浸軟,紙杯內裡會塗上聚乙烯(PE)或聚丙烯(PP)膜。聚乙烯的製程中若非專一生產線(生產線可能會用來製造其他塑料產品),就可能遭到塑化劑汙染。 - 紙容器風險3:外層油墨毒素可能入侵體內
紙容器受到裝填物溫度影響而產生水氣時,就可能發生油墨溶出的問題,接觸到油墨的手若再拿取食物進食就會吃進油墨。或是當紙杯疊放時,若環境有水氣,也可能發生杯杯內裡沾上油墨的情況。
延伸閱讀:環保杯、環保餐具怎麼挑?療日子教你如何挑選正確環保材質!
禁用塑膠杯爭議4.循環杯上路助減塑 恐收效不如預期
環保署同步在2023針對連鎖超商和速食業實行循環杯服務政策,預計在2023~2025年逐步增加5%、10%、15%的門市覆蓋率。
什麼是循環杯呢?簡單來說,循環杯運就是在定點循環利用一批可重複利用的杯具,合作的商家會提供借用服務,採用押金制,每次租借歸還後可收到退款,解決消費者自帶杯具的麻煩。雖然循環杯的立意良善,但根據媒體調查,高達47.6%的民眾不想要使用循環杯。而根據台北市議員耿葳提供的資料,臺北市環保局去年已在部份地區試辦循環杯服務,但上路後每月使用人數不到2,000人次,主要是民眾擔心循環杯消毒不足的衛生疑慮。
對此配合政策的循環杯業者表示,清洗作業流程均符合衛福部的「餐具清洗良好作業指引」,每季都會將清洗過的餐具,送至SGS驗證機構進行檢驗,確保容器洗淨後,不含油脂、澱粉、大腸桿菌及清潔劑殘留等;另針對疫情,還會以85°C高溫蒸汽殺菌45分鐘,再加一道遠紅外線消毒流程,加強消毒,除去個人保管循環杯的毀損問題,是否可以建立起民眾的信心,等政策上路後還有待觀察。
療日子小叮嚀:自帶杯子裝飲料 小心細菌孳生比廁所髒
只要一兩天不刷牙,牙齒上就會出現齒垢,那其實是細菌等微生物形成的生物膜。而長期使用的杯子也會有同標現象,只要一段時間沒有刷洗,杯子內裡就會產生滑膩的生物膜,其實就是一堆細菌的溫床!曾有台灣節目組做過實測,保溫杯長時間沒有清洗杯口的含菌量就會超越女廁地板的細菌量!響應環保的同時,也得注意循環使手的杯具的衛生喔!
療日子延伸推薦:三天沒洗毛巾細菌比馬桶多!專家推薦這步驟+3方法預防毛巾發霉
好好聊日子 療癒你的健康生活
資料來源: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公視、環境資訊中心、
圖片來源:123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