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津貼再加碼!今起調高至每月5000元,申請流程一鍵查詢

台灣生育率吊車尾,政府為了鼓勵民眾生孕,提供育兒津貼及托育補助。教育部表示,今8月起育兒津貼從現行的每月3500元提高為每月5000元,第2胎調升為6000元,第3胎7000元,預估有45.9萬名幼兒受益。療日子帶你一起來看育兒、托育補助8月新制!

育兒津貼8月起調高至每月5,000元!0至未滿5歲申請流程一鍵查詢

教育部在去年公布,新制育兒補助共分為二個階段:第一階段實施時間為去年8月起,育兒、托育補助都增加1,000元補助金。而第二階段將於今年8月開始實施,育兒與托育補助將再各增加1,500元,0至未滿5歲的育兒津貼金額為每月最高5,000元,而托育補助在準公共私托上可以有最高每月8,500元的補助。

第二階段補助新制今天上路!符合資格兒童之父母(或監護人),經稅捐稽徵機關核定之最近1年綜合所得總額合計未達申報標準,或綜合所得稅稅率未達20%者,可申請育兒津貼及托育補助,二者不得重覆請領,八月新制說明如下:

  • 育兒津貼:
    8月起,將由現行3,500元,調高至5,000元(第2胎6,000元,第3胎7,000元)。

  • 托育補助:
    今年8月起,將由現行7,000元,調高至8,500元(第2胎9,500元,第3胎1萬500元)。

育兒津貼各月份將由各地方政府於受理申請的次月月底前,按月撥付,例如:111年8月第1名子女之津貼發放額度為新臺幣5,000元,將由各核定機關於111年9月月底前撥付津貼至申請人指定帳戶。

教育部自108年8月起,銜接衛生福利部0至未滿2歲育兒津貼,全國擴大發放對象為2至未滿5歲幼兒,以提供未滿5歲的家庭育兒協助措施無縫銜接。對於未接受公共化及準公共教保服務,且符合幼兒父母或監護人綜合所得稅稅率未達20%等申領條件者,每月發給育兒津貼,減輕家長負擔。更多相關訊息可至全國教保資訊網查詢,也可撥打免付費諮詢電話0800-205-105洽詢。

※療日子提醒您:需特別注意的是,未滿2歲的兒童,是向「衛福部」申請育兒津貼,而2歲以上的兒童,申請單位則為「教育部」:

家長留職停薪期間也能領育兒津貼?

只要所得未稅未達20%,家長領取育嬰留停津貼期間,一樣可以領取育兒津貼。

▲110年8月與111年8月制度對照表。(圖/衛福部)


▲今(111)年8月補助新制準備上路。(圖/衛福部)

育兒津貼、托育補助差在哪裡?申請資格為何?分「自己帶」與「送托」

育兒津貼、托育補助的適用對象並不相同,育兒津貼以「自行照顧」的家庭為主,包括由父母、長輩或是親屬照顧。而托育補助則是適用於將兒童交與公辦托育中心或保母照顧之家庭。

因此,如果是父母或監護人自行照顧兒童,則申請育兒津貼,而若是由公托、保母照顧兒童的話,則是申請托育補助。而在中央政府提供的津貼之外,各縣市地方政府也會提供部分生育補助,不過資格條件各縣市不盡相同,例如台北市的養育兒童津貼只能夠和中央提供的津貼二選一,而托育補助則可以和中央補助一起領。

中央育兒津貼申請資格:
  • 0至未滿5歲
  • 自行照顧兒童,或送至私立托育中心、尚未與政府簽約之合格保母
  • 家庭所得稅率未達20%
  • 未領取育嬰留停津貼(2021年8月後可領)、托育補助
中央托育補助申請資格:
  • 0至2歲
  • 兒童送至公辦托育中心、與政府簽約之準公共私托中心、與政府簽約之保母照顧
  • 家庭所得稅率未達20%
  • 未領取育兒津貼、育嬰留停津貼
  • 送相關單位每週托育時數達30小時以上

育兒津貼、托育補助如何申請?要準備哪文件?

  • 育兒津貼申請辦法
    如果想申請育兒津貼,民眾可以至各縣市政府網站下載「津貼申請表」,以及準備申請人與兒童的身分證明文件、金融帳戶影本,若是有3名子女以上,則需檢附相關證明文件,並親送或郵寄至兒童戶籍所在地的鄉鎮市區公所提出申請。

  • 托育補助申請辦法
    至於托育補助則可以向托育中心、保母隸屬的居家服務托育中心提出申請書,同樣需檢附托育補助申請表、申請人與兒童的身分證明文件、金融帳戶影本、3名以上子女證明文件、以及已簽訂之托育契約書。補助金額會依照公托、公共私托、保母等托育機構而有所不同。

幼兒園學費減免

就讀公立、非營利、準公共幼兒園的學費減免,家長每月的繳費上限不超過3,000元。舉例來說,原本第一胎幼兒就讀公立幼兒園的學費上限為每月1,500元,8月起將調降至1000元;就讀非營利幼兒園原先學費上限是2,500元,8月起調降為2000元。

療日子小叮嚀:

民眾如有任何問題,可撥打「1957福利諮詢專線」詢問(上午8時到晚上10時),或至衛福部社家署-育兒津貼及托育準公共專區查詢


療日子還想請你關心:育嬰留職停薪津貼可領8成薪!不孕症,產檢補助新制總整理

好好聊日子 療癒你的健康生活


資料來源:教育部

圖片來源:123RF

分享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