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臟癌登上前十大癌症!通常一診斷就是末期 要怎麼知道自己有胰臟癌症狀?

胰臟癌症狀

從蘋果創辦人賈伯斯、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帕華洛帝、時尚界的老佛爺卡爾·拉格斐甚至是台灣的資深名嘴劉駿耀等人,都是國內外很多病逝於胰臟癌的名人。然而,根據最新衛生福利部110年癌症登記報告,胰臟癌竟前進了2個名次,從第12名擠進了前10!胰臟癌很難發現,也是目前預後最差的癌症之一,以下就讓療日子帶您了解胰臟癌症狀為什麼這麼難發現,出現什麼症狀時又該趕緊至醫院檢查!

胰臟癌初期難發現,慢性胰臟炎者癌化機率更高

臨床上,有高達85%病患被確診胰臟癌時,已是晚期無法開刀,即便15%有機會開刀的病患,仍有80%的人術後會復發。跟其他癌症相較,胰臟癌的發生率雖不高,但「發生率幾乎等於死亡率」,是胰臟癌讓人聞之色變的原因。主要有兩大原因:第一是胰臟癌很難早期發現,第二是復發率高。

  1. 胰臟癌初期沒有特別明顯的徵狀或不舒服,直到腫瘤大到一定程度才會出現腹絞痛、背痛等非單一性症狀。
  2. 胰臟癌的症狀或不適,會依發生的位置而有不同,所以病患才會以為只是單純拉肚子。
  3. 長期的慢性腹瀉是指二到四周內,次數明顯超過平日習慣的頻率,腹瀉的病因有可能是來自於肝、膽、胰臟或其他全身性的疾病,建議要做糞便、大腸鏡、內視鏡、超音波等檢查。若反覆發炎造成胰臟纖維化,導致功能喪失且不可逆,就稱為慢性胰臟炎。

慢性胰臟炎早期較難發現,有些人被當成腸炎或胃炎治療,且體重會持續下降;晚期常因胰臟萎縮、鈣化失去功能,導致分泌的澱粉酶、消化酶減少,無法有效消化食物,出現解油便、體重降低、像胃痛一樣的腹痛、偶爾急性發作等。若是沒有好好治療,其癌化的機率可能會比一般人高出2到26倍。

療日子請你也關心:(2023最新「台灣十大癌症排名」出爐!胰臟癌首次上榜!)


患者容易出現的3大典型胰臟癌症狀

胰臟位在後腹膜腔,它發生病變時多半沒有症狀。因此,早期的胰臟癌是沒有什麼症狀的。如果腫瘤漸漸擴大,就會陸續出現上腹痛、背痛、黃疸、體重減輕,及下痢症狀。胰臟癌的症狀,依據癌形成在胰臟的部位而有所不同。

1.黃疸

在胰臟「頭部」形成的胰臟癌,75%都會呈現黃疸,其他的部位則較少會呈現黃疸。此時病人鞏膜變黃、皮膚變黃、尿液呈現茶色、糞便顏色變淡,同時皮膚發癢,甚至發生發燒、畏寒之症狀。

2.上腹痛

在胰臟「頸部及尾部」形成的胰臟癌通常會出現上腹痛及背痛且其時的腫瘤也長的比較大,由於癌細胞侵犯到上腹部的神經叢,病人往往有持續的上腹痛,身體必須向前傾彎著腰,才能舒緩疼痛,一旦身體躺平反而疼痛加劇,嚴重時病人感覺幾乎無時無地都在痛,這是很具特徵的症狀。

3.體重減輕

另外還有人是腹部有脹滿感或嘔吐感,以及食慾減退。由於癌細胞阻塞主胰管,消化外分泌激素不足,造成消化不良,慢性下痢及吸收不好而體重減輕。

療日子希望你知道:(下背痛、肩痛可能可能是胰臟癌、心肌梗塞徵兆!疼痛原因有哪些?)


出現哪些症狀需要做胰臟癌檢查?

根據衛福部資訊,胰臟癌目前尚無針對無症狀者進行篩檢的建議,若察覺身體有以下異常症狀,務必就醫並遵循醫師指示,及早診治:

  • 40歲以上沒有糖尿病家族史,惟近期有糖尿病、上腹痛或背痛,疑似來自後腹腔,且上腸胃檢查卻無特殊發現
  • 體重明顯減輕
  • 黃疸
  • 茶色尿合併灰白便的膽道阻塞
  • 不明原因性胰臟炎
  • 脂肪便

胰臟癌的診斷

診斷胰臟癌必須藉助影像學檢查,腹部超音波是最常使用的。腹部超音波檢查可以看到0.5公分以上的胰臟腫瘤,缺點是超音波容易被擋在胰臟前方的腸、胃道氣體干擾,影響胰臟成像,使檢查的準確度打折扣。加上腹部脂肪較厚,某些較小的腫瘤不易偵測,因此光靠一次檢查結果,無法做出正確判斷。

猜你想療解:(胰臟癌檢查怎麼選?胰臟科醫師比較4種檢測法 內視鏡超音波早期偵測最準)

本文著作權屬療日子與其創作者共同所有,非經取得著作權人同意不得任意修改、複製及轉載

療日子小叮嚀

除了以上文章所提及的胰臟癌症狀及診斷方式之外,胰臟癌還有一大特點,就是很容易轉移擴散及侵犯重要血管。臨床上,不少病患看似早期可以開刀,開刀後卻發現,有許多肉眼看不到的癌細胞已轉移到其他器官。細胞型態也是造成胰臟癌治療效果不佳的原因。國內胰臟癌有85∼95%為胰腺癌,不但預後差、復發率也相當高。

好好聊日子 療癒你的健康生活


本文轉載自:吳文傑醫師的健康筆記|肝膽腸胃科 原文標題為:醫師好辣:隱藏版健康危機、一不小心要你命?

參考資料:好心肝會刊 | 肝基會台灣癌症基金會

圖片來源:123RF

延伸閱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