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癌發生率不高卻致命!腦癌死亡率5年可達95%!3類族群要特別注意

腦癌死亡率

惡性腦瘤,即腦癌,雖然發生率不高,卻很致命!為什麼腦癌特別致命呢?腦癌死亡率又有多高?該怎麼預防?以下療日子跟大家分享腦癌/腦腫瘤的衛教資訊。


什麼是腦瘤?與腦癌有什麼不同?

腦瘤應該稱為顱內腫瘤,泛指長在頭顱骨腔內的瘤。腦瘤發生自腦組織,也有的是由腦膜或其他顱內組織發生的,當然也包括從腦部以外惡性腫瘤,如乳癌、肺癌、腎癌、胃腸癌等轉移而來。發生腦瘤的原因有許多因素,可能與遺傳、外傷、環境因素等有關,甚至病毒感染等等,但都無法確定。

最常見的原發性腦瘤,為從神經膠質細胞突變的「神經膠質細胞瘤」,占所有腦瘤的一半以上,其次為腦膜長出的「腦膜瘤」、由腦下腺發生的「腦下腺瘤」、由神經膜長出的「神經鞘瘤」等等。近來由於平均壽命的延長與醫藥保健的進步,由腦部以外的癌轉移來的瘤,也明顯增加。腦瘤中一半以上是神經膠質細胞瘤,幾乎都是惡性的,尤其像好發於成人神經膠母細胞瘤以及小孩的髓芽細胞瘤,惡性程度特別高。


為什麼腦癌很難治?

主要是因為腦癌的初期症狀不明顯,發現時往往已經發展到一定大小,再加上是腦部原發性的惡性腫瘤,所以與正常腦組織的邊界不清,手術時為了要保全重要神經構造,難以無法完全切除惡性腫瘤,所以極容易復發。


腦癌死亡率多少?

惡性腦瘤的預後並不好,所以腦癌死亡率高,患者平均存活時間大約只有15個月左右,就算用外科手術合併放射線及化學療法來治療,惡性腫瘤中最惡性的多形性神經膠母細胞瘤來說,患者的五年存活率只有約 5%,換句話說,死亡率達95%。


腦瘤症狀有哪些?

當有下列的症狀時,必需懷疑腦瘤的可能:

  1. 視力模糊,視野逐漸狹窄:因為腦瘤造成腦壓增高,壓迫視神經,引致視力模糊,看東西會迷濛。至於視野的缺損,則多在兩側,好像有布簾遮住一樣。少數視力差的老年病患在接受白內障手術後,視力並未獲得改善,也是因為長腦瘤之故。
  2. 眼睛外觀變形:包括眼皮下垂、眼球外突、眼睛無法往外看等,這是因為負責眼球運動的腦神經受損,問題在腦部而不在眼睛。
  3. 單側聽力變差:先是平衡及聽神經(第八腦神經)受壓,有陣發性的耳鳴、聽力逐漸變差、有可能伴隨著同側臉麻,接著腦幹處負責顏面感覺的三叉神經(第五腦神經)以及負責吞嚥的舌咽神經、迷走神經及腦幹受壓迫,造成吞嚥困難、步態不穩、甚至視力模糊,這是典型聽神經瘤引起的症狀。
  4. 吞嚥困難以及步態不穩:吞嚥食物時常會嗆到,聲音沙啞,無法大聲,無法大步邁開,容易摔倒。這些是後顱窩腫瘤壓迫舌咽神經、迷走神經以及腦幹所引起的症狀。
  5. 單側肢體麻木或者無力:類似中風的症狀,但不像中風那麼急遽,而是漸進性的。這是因腦中負責運動功能的錐體束系統,受到壓迫所造成。
  6. 人格的改變:大腦的額葉或者顳葉受到侵犯時,會有記憶明顯變差、情緒失控、行為舉止錯亂、答非所問等異常的症狀。
  7. 癲癇的發作:也有部分腦瘤是以癲癇形態表現:嘴角抽搐、手腳痙攣、然後全身性發作。

以上是腦瘤可能的症狀,至於一般常見的頭痛、頭昏、失眠、記憶衰退等,為功能性障礙,不代表有腦瘤的存在。


延伸閱讀:
一招檢測頭暈是貧血或神經病變!小心9大腦瘤症狀:眩暈又耳鳴快就醫


腦瘤診斷4大檢查

當醫師懷疑患者的症狀與腦瘤有關,或需要詳細診斷時,就會透過以下4種檢查來協助瞭解腫瘤的實際情況。

電腦斷層檢查(CT) 核磁共振檢查(MRI) 血管攝影檢查(angiography) 病理學分析
當懷疑症狀與腦瘤有關時,就會安排電腦斷層掃描,以了解腫瘤位置、大小及影響部位。 核磁共振則是用於對腦瘤的詳細診斷、術前評估及術後追蹤。 確認腦瘤的存在以及判斷腫瘤的性質,了解腫瘤血管的多寡、位置與腫瘤的關係。 而病理學分析是以外科手術取出腦腫瘤的組織樣本進行病理化驗,為診斷腦瘤最準確的方式。


腦癌怎麼治?

腦瘤的治療方式,包括:手術切除、放射治療、及全身性藥物治療。有時必須採取數種治療方式搭配使用的「多專科團隊醫療」。腫瘤之治療取決於許多因素,包括腫瘤之細胞型態、位置、大小、病人年紀、身體狀況。病人可與醫師討論,參與治療的決定

  1. 外科手術:外科手術切除是腦瘤的主要治療方式。通常外科醫師會儘量切除腦瘤,但若腫瘤與重要腦組織相連或靠近時,外科醫師只能盡其力拿掉一部份腫瘤。部份切除可減少腫瘤體積而降低腦壓,並能減少後續的放射治療或化學治療的程度。無法切除的腫瘤,可能會進行切片採樣,以便做詳細的細胞型態分析,以助於後續治療方式之選擇。
  2. 放射治療:放射治療乃是以高能輻射線造成癌細胞損傷使其死亡之治療法。經常用於摧毀手術無法切除之腫瘤或殺死術後殘餘之癌細胞,也用於不可能接受手術治療之病人。放射治療最常用的是以體外放射治療的設備,一天給予一次照射、每週五次,至於總劑量應給多少,則視不同病理型態、部位、年齡而異。
  3. 全身性藥物治療:部分的原發惡性腦瘤可能須要加上化學治療,如分化差的星狀細胞瘤、膠質母細胞瘤、髓母細胞瘤、生殖細胞瘤等,但效益尚待評估。另外,臨床上最常見的腦部腫瘤,反而是由其他器官或組織轉移而至腦部的續發性腦瘤,此類腦瘤的除了腦部之外,治療也常合併其他器官的腫瘤,可能必需全身性的藥物治療。這些全身性的治療,針對腫瘤類型,有化學治療、標靶治療或免疫治療等。

本文著作權屬療日子與其創作者共同所有,非經取得著作權人同意不得任意修改、複製及轉載


療日子小叮嚀:注意腦癌3大風險因子

如前所述,目前為止醫學界仍未確切了解腦癌的成因,但可能與以下的風險因素有關:

  • 年齡:雖然任何年齡的人士均有機會患上腦腫瘤,但40歲以上人士的風險較高;但部分腦癌如髓母細胞瘤,則幾乎只在兒童身上出現
  • 家族史:家族中曾有人患神經膠質瘤,家族成員也較有可能得到
  • 長期接觸輻射、化學物質:長期接觸輻射物、甲醛、氯乙烯和丙烯等,恐增進腦癌發生機率

療日子請你也關心:
肺癌原因與基因穩定性有關?女性機率高於男性!更易受吸菸、空汙影響

好好聊日子 療癒你的健康生活

資料來源:長庚醫院國泰綜合醫院台灣癌症基金會 

圖片來源:123RF

延伸閱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