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坐太久腳麻,站起來都走不穩,這是怎麼回事?」。腳麻看似常見,但它其實可能是身體發出的警訊。大家是否也常常有這樣的困擾呢?本篇文章由神經外科 謝炳賢醫師,一次解答腳麻掉怎麼辦?腳麻原因、治療方式和四大處理方法!
腳麻掉怎麼辦?腳麻常見原因
- 血液循環不良:久坐、久站、穿太緊的鞋子,可能影響血流,導致短暫的腳麻。
- 神經壓迫(Nerve Compression Syndrome):像是椎間盤突出、坐骨神經痛,會壓迫到神經,造成單側或雙側的腳麻。
- 糖尿病引起的神經病變:血糖長期控制不好,可能傷害神經,導致腳部麻木、刺痛,這種情況通常是雙腳都會受到影響。
腳麻該怎麼處理?緩解腳麻3方法
如果腳麻只是短暫的,可以透過改變姿勢、按摩、熱敷來緩解。
腳麻通常是因為血液循環不順或神經受到短暫壓迫,只要活動一下、放鬆肌肉,就能改善。但如果麻木感持續很久,甚至有疼痛感,那就要特別注意,可能是更嚴重的問題。
- 變換姿勢:如果坐太久或維持同一姿勢,腳會發麻,站起來走動一下,通常就能改善。
- 輕輕按摩:用手按摩腳部或小腿,促進血液循環,讓神經恢復正常。
- 熱敷:用熱水袋或暖暖包敷在麻木的地方,可以放鬆肌肉、改善血流,舒緩不適。
圖片來源:神經外科 謝炳賢醫師
腳麻掉怎麼辦?日常攝取維生素 B 群、鈣、鎂、Omega-3來幫忙
有些食物可以幫助改善神經健康、促進血液循環,減少腳麻的發生。
維生素 B 群、鈣、鎂、Omega-3 脂肪酸等營養素,對於神經修復和血液循環都有幫助,平常可以多吃這些食物,來改善腳麻的情況。
改善腳麻的食物
- 維生素 B 群(雞蛋、全穀類、深綠色蔬菜): 幫助神經運作,減少麻木感。
- Omega-3(鮭魚、亞麻仁油、核桃): 改善血液循環,減少神經壓迫。
- 高鈣食物(牛奶、優格、豆腐): 保持神經與肌肉健康,避免痙攣與麻木。
腳麻需要看醫生嗎?
如果腳麻反覆發作、持續很久,甚至影響日常生活,建議看醫生檢查。
醫生會先找出腳麻的原因,可能會做神經檢測、血液檢查或影像檢查(如 X 光、MRI),來確定是單純的神經壓迫,還是有其他潛在疾病。治療方式會根據病因來決定,例如開藥物、安排物理治療,甚至是手術治療。
腳麻的治療方式
藥物治療:如果是因為神經發炎或受損,醫生可能會開消炎藥、止痛藥來減輕症狀。
物理治療:透過專業的按摩、電療、牽引治療,減少神經壓力,幫助腳部恢復感覺。
手術治療:如果是嚴重的椎間盤突出、坐骨神經受壓,可能需要手術來解除壓迫,恢復正常神經功能。
療日子推薦延伸:開車腳麻怎麼辦?物理治療師:開車不到1小時就腳麻是警訊!
腳麻會是中風前兆嗎?該如何分辨?
腳麻有時候可能是中風的前兆,但並不是所有的腳麻都和中風有關。
如果腳麻是突然發生,並且伴隨手麻、臉歪、講話不清楚、肢體無力,那就要提高警覺,這可能是 腦部血管阻塞,導致腦部神經受損。這時應該立刻就醫,千萬不要拖,因為中風的黃金治療時間很短,越早處理效果越好。
中風引起的腳麻特徵
- 麻木感突發,沒有明顯原因
- 腳麻伴隨手麻、臉部歪斜、講話含糊
- 走路不穩,甚至一邊身體無力
如果符合這些狀況,請馬上就醫,不要觀望!
本文著作權屬療日子與其創作者共同所有,非經取得著作權人同意不得任意修改、複製及轉載
療日子小叮嚀
腳麻有時候只是姿勢不良導致的短暫麻痺,但如果經常發生、持續很久,甚至影響行走,那就可能是神經或血管出了問題。常見的原因包括長時間維持同一個姿勢、脊椎神經壓迫、糖尿病引起的神經病變,甚至是中風的前兆。如果你發現腳麻頻繁發生,建議找醫師評估一下。
好好聊日子 療癒你的健康生活
資料來源:神經外科 謝炳賢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