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研究:運動降33%失智風險!失智症是什麼?教你3招預防
失智症是什麼?失智是年老後必經的過程嗎?並不是喔!近日國外有項研究表明,經常從事運動的人,能有效降低失智症達33%!
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研究員愛德華(Edward Zamrini)帶領的團隊調查64萬9,605名介於30~95歲之間的退伍軍人,統計其跑步機測試結果(以此界定健康分級標準),再比對他們8、9年內「阿茲海默症和相關認知證」(ADRD)的發生率。結果發現「健康分級標準最高的人,阿茲海默症風險降低33%;第二高的人則風險降低26%,第三高的人則風險降低20%;第四高的人風險降低13%」,研究團隊指出,這研究清晰呈現運動能力與失智風險的關聯性!
雖然大腦跟所有器官一樣都會老化,人的記憶力難免會減弱,但絕對與失智症不同,飲食習慣佳、常運動的人大腸會比較健康,比較不會發生失智!不過,到底失智症是什麼呢?經常健忘是大腦自然老化還是失智呢?要怎麼分辨?以下療日子為大家說分明!
失智症是什麼?
失智症不是單一項疾病,而是一群症狀的組合(症候群),它的症狀不單純只有記憶力的減退,還會影響到其他認知功能,包括有語言能力、空間感、計算力、判斷力、抽象思考能力、注意力等各方面的功能退化,同時可能出現干擾行為、個性改變、妄想或幻覺等症狀,這些症狀的嚴重程度足以影響其人際關係與工作能力。
失智與老化健忘的差別為何?
關鍵是病識感,一般健忘症患者有自覺病識感,也就是自己能意識到忘了哪些東西,只要旁人提醒,或沉靜後通常都能回想起該段記憶,而且健忘不會越來越嚴重;失智症患者則會完全忘記曾經歷的事情,而且越忘越多,即使提醒也記不起來,因為腦部退化萎縮,而且症狀會越來越嚴重,進而影響日常起居。
療日子請你也關心:(擔心有失智前兆可用「聞花生醬」測試?配合觀察眼鼻退化情況是關鍵)
失智症分3種
在失智症的分類上,大致分為兩類:退化性、血管性,但患者有時會存在兩種或以上的病因,以下簡單介紹幾種常見的疾病。
- 阿茲海默症 :
初期以侵犯海馬迴為主,往生後腦解剖可發現異常老年斑及神經纖維糾結。早期病徵最明顯的為記憶力衰退,對時間、地點和人物的辨認出現問題,為兩種以上認知功能障礙,屬進行性退化並具不可逆性;為神經退化性疾病。
- 路易氏體失智症:
為第二常見的退化性失智症,特性為除認知功能障礙外,在早期就可能會伴隨著身體僵硬、手抖、走路不穩、重複地無法解釋的跌倒現象。此外則會有比較明顯的精神症狀,例如:鮮明的視或聽幻覺、情緒不穩或疑心妄想等症狀發生。
- 血管性失智症
因腦中風或慢性腦血管病變,造成腦部血液循環不良,導致腦細胞死亡造成智力減退,是造成失智症的第二大原因。一般有中風後血管性失智症、小血管性失智症。中風之病人若存活下來,約有5%的病人會有失智症狀,追蹤其五年,得失智症的機會約25%。其特性是認知功能突然惡化、有起伏現象、呈階梯狀退化,早期常出現動作緩慢、反應遲緩、步態不穩與精神症狀。
療日子請你也關心:(咖哩料理能預防失智?專家研究:真的有助益!含有這成分是關鍵)
療日子小叮嚀:3招預防失智
記憶力衰退是每個人老化所必經面臨的過程,為人子女的需多留心家中銀髮族的生理狀況,若是出現失智的初期症狀,就應該要儘速就醫,尋求專家的建議與治療。編輯這邊也整理一些預防失智症的方法,從飲食、運動治日常生活,其實都有方法。
- 飲食:採地中海型飲食,以大量橄欖油、豆科植物、天然穀物、水果和蔬菜,適量魚、乳製品(芝士和乳酪)及紅酒,少量肉製品為主。且要控制體重,避免過胖或過瘦。
- 日常:從事可刺激大腦功能的心智活動或創造性活動,例如:參與課程、閱讀寫作,還有保持參與社交活動的習慣,多接觸人群也是有效降低失智症風險的方法。
- 運動:如開頭所述,研究發現運動能力與失智風險有明顯的關聯性,平時保持運動習慣很可能是預防失智的有效方法,建議每週維持2-3次以上且每次至少30分鐘的運動習慣,例如慢跑、游泳等有氧運動,或是去健身房增進肌力(保持肌力是防止衰老、維持自理能力的關鍵)都是很好的選擇。
2021年公布的台灣平均壽命達到81歲,退休後平均有21年的生活要過,想維持生活品質需要一定的體能與健康的大腦,其實「越老越需要運動健身」,只是要特別小心運動傷害!《療日子》「高年級體育課」專為熟齡族設計的3大運動處方:從穩定、力量、爆發力安全的漸進式訓練,幫你養成健康身體! >>看更多課程介紹 https://pse.is/3zflmt
療日子請你也關心:胃藥吃多會失智?胃痛與長期服藥者該怎麼辦?
好好聊日子 療癒你的健康生活
(本文轉載健康好事多,原文標題:健忘=失智? 當心家中長者狀況)
圖片來源:123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