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步驟教你如何帶過動兒?參考「解決問題的系統」順利教導ADHD孩童
如何帶過動兒呢?相信這是注意力缺陷症(ADHD)兒童的父母時常煩惱的問題,面對難以管教的過動兒,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更好地教育他們?以下引用《過動兒父母完全指導手冊》的內容教ADHD兒童的父母如何帶過動兒。
如何帶過動兒?請參考「解決問題的系統」
我們許多人都擅長解決問題,但我們在某種程度上是自動地使用這種能力,有時會無法根據情況做調整。以下七個步驟將這個過程系統化,幫助你即使在面對極大壓力、不知所措時,也能好好解決問題。大多數時候,它們會提供你可能沒想到的行動計畫。如果你可以跟伴侶或親友一起經歷這個過程會更好。畢竟,兩個腦袋勝過一個腦袋。
步驟一︰釐清問題
解決問題之前,你先得釐清到底問題是什麼。例如,孩子的問題是不肯收拾玩具或做功課,這總比說「我的孩子不聽我的話」,或「為什麼孩子不按照我的要求做?」來得清楚。前者是用明確、具體的字眼描述問題;後者傳達的訊息較模糊,看不出你的孩子做了什麼或沒做什麼,也看不清你期待孩子怎麼做。
在一張紙上(或用電腦、平板或手機),清楚寫下你希望解決的孩子行為問題是什麼。
步驟二:用正面的行為描述
現在相反地,敘述你希望孩子出現的好行為。例如,將「我的孩子不收拾玩具」,改成「我的孩子會在被要求時收拾玩具」。這樣一來,行為改變計畫的目標就會更明確。
再舉一個複雜一點的例子。假設你原本的困擾是「我的孩子會撒謊」。這樣的描述不錯,但可以更精確:「當她做錯事被我問到時,她就會撒謊。」這裡更精確地點出孩子並不總是在撒謊,而是在做錯事被發現時才撒謊。你可以把句子改成正面的敘述:「當我問孩子她可能做錯什麼事時,她可以學會誠實告訴我。」
我們在為特殊孩子寫教育計畫時,就是這樣寫的。這種正面描述問題的方式,可以讓教育工作者更清楚知道要幫助孩子達到什麼目標,也會讓方法更清楚浮現。當你清楚知道你要鼓勵的行為是什麼,就會更容易記得去增強這些行為。所以因應之道可能是:「如果我的孩子誠實告訴我她做了什麼,我就獎勵她」,或「我會問孩子一天之中做了什麼,如果她誠實、正確地回答,我就獎勵她」。
把目標列在紙上或螢幕上,並在旁邊寫下相對的正面行為。你現在已寫了兩個陳述:一是明確的問題,二是你想得到的正面行為。
步驟三:列下所有可能的選擇
這是你可以發揮想像力的時候了。盡量腦力激盪出所有想得到的方法,來達到你要的目標。聽起來好像很容易,很多人一開始會想出很多法子,但很快地就開始批評這些點子。不要太快就開始批評,那會阻止創造力湧出。先讓你的心自由地想,等一下再做判斷。想想別的父母可能會怎麼處理這個問題,想想你在電影或電視上看到的、在書中讀到的,所有可能的方法。若是你自己的父母面對這樣的問題,他們會怎麼做?你的朋友會怎麼做?醫師或心理師可能會建議你怎麼做?
在紙上或螢幕上寫下選項。把所有的想法都寫上,不管看起來有多愚蠢。別人可能會提出的建議也統統列上去。你現在要做的就是寫下越多的選擇方案越好。
步驟四:建設性地評估
回到你寫下的第一個方法,想一想可能奏效嗎?你如果這樣做,會發生什麼樣的情形?會遇到問題嗎?這些問題容易解決嗎?評估的時候要合理且公平。不要因為可能有點費力,就刪除任何方法,因為那可能是最有效的方法。
評估之後,將所有方案排序,從1 到10,1 代表最不可行,10 代表最可行。
步驟五:選擇最佳方案
大部分時候,要選出一個最佳方案很容易,看看你排的號碼就知道了。或許有幾個都很不錯,再想想哪個是最想要的?如果還是決定不了,就選一個先做做看,像做實驗一樣,看看結果如何;如果不奏效,再試另外幾個。就算效果不錯,也可以再試其他的方法,因為,沒有所謂「正確」的答案。沒有人可以事先知道,對一個特別的孩子而言什麼是正確的。如果你要求自己每次都預期正確,那注定要常常失望。打開你的心,做一個有科學精神的父母,比做一個永遠做對事的父母,要實際、真實多了。
圈起你選的方法。需要的話,寫出更多細節,讓自己更清楚該如何做。落實一週看看,如果有效,就繼續下去;如果效果不彰,下週試試另外一個方法,直到你覺得問題得到解決。
步驟六:對不一致妥協退讓
如果你是和另一個人(伴侶或親友)一起解決問題,或許會意見不合。試著不要太堅持己見,仔細聽聽對方的看法,也解釋一下你的理由。總有一人會被說服。
如果你發現卡住了,就讓步吧!對,讓步。請記住,你們只是要實驗一週看看,又不是要整個改變家庭生活。試試另一人的方法一週,公平地給對方的意見一個機會。如果這方法沒效,可以再回到你的清單,選擇你想要的方法。
步驟七:落實和評估
現在你已經有計畫了,就去執行它。孩子的行為問題不是一兩天就能解決的,不要輕易因為挫折或孩子的抗拒而放棄。有些父母本想和孩子約定有關做功課的事,但因為孩子不悅,很快就縮手了。如果你也遇到這情況,請繼續堅持落實計畫。孩子之所以抗議,可能是因為他意識到必須改變行為,而這正是你想達到的目標。你不會因為孩子不喜歡打針就放棄讓他接種疫苗;所以你也不應只因孩子抗議,就放棄能幫助他改善行為問題的努力。
執行一週之後,花點時間評估成效,假如效果似乎不好,回到你的清單換一種方法試試。就算第一種方法不成功,也不要自責。請記得,你正在實驗中,沒有人保證哪種方式能成功。
為情境轉換做準備
你知道你的過動兒只活在此時此刻、很難未雨綢繆,因此你也知道他適應新環境和活動的能力較差,這不會讓你訝異。所有孩子都不喜歡大人控制他們使用時間,但對於過動兒來說,即使已排好時間表,在不同活動間進行轉換也是很困難的。尤其是從一個好玩的活動轉換到他們認為無聊的活動時,最是困難,像是從玩遊戲轉換到做功課、從看電視轉換到上床睡覺、從戶外活動轉換到困坐在車子裡。突然要切換到一個新規則,對過動兒來說也是很困難的:像是在跟父母玩時,有人打電話來,就要保持安靜;或是原本在家自由地玩耍,因為突然客人來訪得安靜留在房間裡。對一般孩子而言,能夠學會預測從看電視時間到寫作業時間的轉換,因為這種轉換大致發生在每天的同一時間。然而,對於過動兒來說,這種轉換似乎是突然出現的,因為他們不懂得預測未來。
正如第11 章關於在公共場合管理孩子所提到的,最好的方法是幫助孩子提前為情境轉換做好準備。一些建議如下:
- 在轉換活動之前幾分鐘先通知他,如︰「再幾分鐘晚餐就要好了,到時候你得關掉電視、洗手、來吃飯。」這些提醒可以幫助孩子為即將到來的活動做好準備,也讓你可以在幾分鐘後,對孩子發出更堅定的吃飯指令。
- 禮貌地要孩子複述你的話,以確定他聽進去了,尤其當他正專心看電視或打電動時。簡單問他︰「你聽到我說的話了嗎?」若他說︰「有。」他就不會因為沒聽到而受到責罵。
- 當轉換時間到了時,以直接、中性和正式的口吻發出指令,如:「湯米,幾分鐘前我告訴過你了。現在要吃飯了,關掉電視,去洗手。」忽略他的抗議,也不要爭辯。重複、堅持你的指令,你甚至可以親自去關掉電視。當孩子順從了,給他獎勵。如果孩子不聽話,使用第11 章中提到的處罰方式︰扣點、取消權利和暫停隔離。
使用「當……就……」策略
正如過動兒不會預期到情境的轉換,他們也不會想到現在的所作所為會有什麼後果,或者把這些後果和自己現在的行為聯想在一起。所以把結果描述出來,對他們的幫助很大。你甚至可以更進一步,設法讓他經驗到現在的行為確實會影響到後來的結果。
這種用人為的方式把孩子的行為和後來的報償聯結在一起的方式,叫做裴默克原則(Premack principle),是裴默克(David Premack)提出的。根據這個原則,任何較常出現的行為或活動,可以用來增強另一個較少出現的行為或活動(有人把這叫做祖母法則,Grandma’s rule)。康寧漢把這叫做「當……就……」策略(when/then strategy),也就是除非孩子先完成一些不有趣但必要的事,否則不讓他做比較有趣的活動:「當你做完功課,就可以看電視。」這是一種非常便宜的獎勵孩子的方式,把孩子本來就常做的事變成要努力才能換得的特權。然而,因為孩子之前已習慣了免費獲得這些特權,所以起初他可能會抗議必須做一些工作來獲得這些特權。這意味著你可能需要額外多花費些心力。
本章所教的方法,都需要事先規劃,以便在出現問題時減少麻煩。這些方法可以成為你親職的一部分,幫助你的孩子社會適應更成功。
療日子延伸推薦:健康軟糖也會導致過動症、蛀牙!買益生菌/維生素軟糖注意2成分
好好聊日子 療癒你的健康生活
好書推薦:過動兒父母完全指導手冊(增訂新版)
圖片來源:123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