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掉孩子拖拖拉拉壞習慣?幼教專家指出5拖延原因、3建議助改善
很多小孩都有拖拖拉拉的習慣,一早起床開始就要三催四請,刷牙、洗澡、吃飯都要催,更別提寫功課、做家事,甚至有的小孩每天遲到... 孩子拖拖拉拉的壞習慣,對父母來說是最耗心力的事情之一。療日子請馬大元醫師與幼教系林巾凱教授來講解,為何孩子拖拖拉拉?又該如何讓孩子動作變快、解決拖延壞習慣?
5個原因造成孩子拖拖拉拉
1.單純沒聽到/沒注意到
黃巾凱老師指出,有時只是因為小子沒有注意到你在叫他,如果爸媽是站在很遠的地方跟小朋友講話,而且他可能正專心做他的事,那就可能沒聽到你對他講的話。尤其是,當你沒有位在小孩的正前方,也會有影響,站在小孩側邊他可能就沒辧法把你的話聽進去,這時就會感覺小孩都拖拖拉拉的,都不理我。
其實有時候我們要訓練小孩的聽覺/知覺,建議父母可以從減少環境噪音開始做起,盡量別在嘈雜的環境下跟小孩溝通或交代事情,因為在吵雜的環境下大腦要同時處理多個資訊,長久下來會讓小孩知覺更遲鈍。而日常生活中可以透過詞語接龍、你說我寫這些聽知覺活動,活化孩子的大腦,有助於加快反應速度。
2.注意力轉移的能力不足
比如小孩一邊聽老師說話一邊抄筆記,就需要在兩個目標間快速轉移注意的能力。有些小朋友的注意力轉移能力很差,這跟認知彈性、執行功能有關。大腦中負責執行功能的區域在前額葉,這些功能要強化才會加快注意力轉移能力,
3.動作計畫能力(motor planing)不好
動作計畫能力不足會造成順序安排錯誤、做事沒效率等問題,比如說,穿衣穿鞋等日常行為就是很多小動作組合而成的。如果小孩的動作組合順序不對,做事就會變得沒有效率,看起來就好像在拖拉,又比如說煮菜也是由很多步驟組合而成,這更需要順序安排的能力。
平時如何訓練動作計畫能力呢?可以讓孩子多從事運動或各種活動,例如每天至少要有半個小時讓孩子跑跑跳跳或幫忙家務。放手讓孩子照顧自己或準備自己上學需要的東西,藉由反覆嘗試及修正,也可以提升孩子動作計畫的能力。
4.不擅常手部精細動作
有些小朋友是手的精細動作的能力很差,比如扣紐扣、拉拉鍊時力氣不足,所以穿衣服就會很花時間,父母也會因此誤解為小孩拖拖拉拉。手部精細動作可以藉由組裝樂高、幫忙摘菜、挑豆子等活動來強化。
5.後設認知能力不足
所謂後設認知,就是對於認知的「再思考」,也就是「我知道我在想些什麼」。有些小朋友這方面的能力很差,他們沒辦法評估自身行為的效益,也無法去想該如何改善動作效率不佳的問題。這其中還包含了「錯誤覺識」,就是是否有能力認知到自己做哪些事情是錯的、哪些事情做起來比較拖拉?
這部分父母可以多與小孩一起平心靜氣地檢討,他們的動作可以如何改進?如何讓效率更佳?
延伸閱讀:拖延症5大類型有哪些?身心科醫師:3招幫你改善隱形拖延!
3個讓孩子動作變快的建議
正增強的辦法
林巾凱老師建議父母用「正增強」的方法來改變小孩的行為,例如小孩拖拖拉拉如何讓他變快?就是要給他好處做為誘因。比如說,出門若是為了去買小孩想要的玩具,那孩子的動作自然就會加快。
負增強的辦法
負增強指的是拿掉一些孩子不喜歡的事物作為鼓勵,例如孩子完成考試後,可以放寬五、六兩天的上床時間;或是孩子外出表現特別乖,就可以破例讓孩子享受蛋糕、冰淇淋等不那麼健康的食品。最重要的是,家長必須以身做則,自身也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並持續示範給孩子看,例如吃完飯後立即將餐具放回廚房流理台。形成一套明確、可遵循的規則後,甚至不用吩咐,孩子自己就會去做該做的事。
讓小孩有選擇權
巾凱老師分享,給小孩選擇權,讓他們選擇自己想做的事,就可能培養出自主的習慣。比如帶小孩去採購沐浴用品,讓小孩選擇自己喜歡的香味。之後到了洗澡時間他們就會想快點去使用自己所選的沐浴用品,這樣不只解決拖延症,還能增加他們自動自發的精神。
提供孩子自己可選擇的項目,並尊重孩子的選擇,讓孩子體驗後果並不斷修正下次的決定......這個過程可以反覆鍛鍊前額葉,幫助孩子建立判斷能力、自律與自信。
療日子小叮嚀:小孩專注力不足可能是內分泌問題
身心科 馬大元醫師最後提醒,除了心理,身心科也看重孩子的「體質」。如果小孩有正腎上腺素、多巴胺功能不足的問題,就會降低專注力、執行力,而且做完事情後的回饋感也會比較弱,所以沒辦法積極主動。這時就不該一味責怪孩子,可以從調節體質著手,讓孩子的能量、動力與回饋感提升,行為自然會出現正向的轉變。
如果小孩一直拖拖拉拉,上述的方法都無效時,也有可能是生理、心理及環境三方面複雜綜合的結果。此時就不宜自己強加矯正,可以尋求專業醫師、心理師、社工師或特教老師的評估與建議。
療日子延伸推薦:腦波可受音樂調整!專家:這5種波長可增加記憶力、專注力
好好聊日子 療癒你的健康生活
本篇文章轉載自:馬大元醫師 原文名稱為:為什麼我的孩子會拖拖拉拉
圖片來源:123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