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食物中毒害到胎兒!感染大腸桿菌可致死!快看7種常見致病菌
最近高雄有知名剉冰店發生食物中毒事件,有一家13口吃了該店的八寶冰後紛紛出現身體不適,甚至有血便的情況,而後衛生局前往調查後也在食材內驗出致病菌-沙門氏桿菌,因此勒令停業並開罰30萬元。
不只是冰品,劉曉東醫師在《新聞挖挖哇》上分享,有一次在一家麵攤外帶鯊魚煙回家吃,沒多久就開始腹瀉。醫師事後回想,鯊魚煙不知道已在冰櫃裡放多久,而且底下墊的冰塊可能也有汙染之虞,醫療記者洪素卿也分享,不肖製冰業者可能會把大塊冰塊直接在地上拖,也可能造成汙染,消費者吃下肚可能會感染大腸桿菌等致病菌。婦產科醫師 王樂明也分享,若孕婦受到感染,嚴重可能造成子宮收縮,而細菌、毒素也可能影響到胎兒,非常棘手,所以建議孕婦少吃冰與生魚片等較容易受到感染的食品。也曾有案例是孕婦疑似吃到不潔的生菜沙拉,吃入李斯特菌,導致胎皃一出生就得到腦膜炎!
圖片截取自 《新聞挖挖哇》
細菌感染時刻發生在我們生活中,即便是知名連鎖食品業者有時也會因為抽查不合格而上新聞,常聽到的細菌包括大腸桿菌、沙門氏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感染大腸桿菌等致病菌會造成什麼問題呢?為何政府如此嚴加防範?以下療日子為大家整埋相關資訊。
大腸桿菌不是益菌嗎?感染大腸桿菌為什麼會生病?
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簡稱E. coli)是與人類十分「親近」的細菌,它是人類與動物腸道中最常見與主要的細菌之一,且因呈棍棒狀固名大腸桿菌,正常情況下,大腸桿菌在腸道裡不僅無害,而且有助於維持腸道平衡,不讓壞菌強佔腸壁,而且大腸桿菌還能協助生成維生素K和維生素B12等營養素,並維持腸道免疫。
然而,大腸桿菌不是完全無害,當人的免疫力下降,黏附在腸壁上的大腸桿菌就可能鑽入腸壁縫隙,在血液中繁殖、引發敗血症。而常出現在衛生抽查新聞的大腸桿菌,跟上述常駐在腸道內的不同,若不幸吃到這種致病性的大腸桿菌,輕則引起腸胃炎,嚴重者則可能會血便、急性腎衰竭、甚至死亡。出外旅遊,最常造成「旅行者腹瀉」的元兇就是大腸桿菌。另外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症是新興傳染病的一種,台灣地區於2001年首次發現一例病例。
潛伏期
一般引起食品中毒之潛伏期平均為5~48小時,另外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引起的中毒潛伏期為2~8 天。
中毒症狀
主要症狀為下痢、腹痛、噁心、嘔吐及發燒,症狀的程度差異很大,年齡愈小,症狀愈嚴重。因大腸桿菌侵襲型態不同,可分為:
- 侵襲性大腸桿菌:侵入人體腸管而引起急性大腸炎、大便含血或黏液等症狀。
- 產毒性大腸桿菌:和霍亂症狀類似,會有水樣下痢(每天4~5回)、脫水等症狀,持續約幾天至一星期。
- 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受感染者會出現嚴重腹絞痛、血狀腹瀉等,沒有發燒症狀,多數健康成人可在一週內恢復,僅有少數患者會併發溶血性尿毒症,主要是因為該菌所產生的毒素,會破壞血管內皮細胞,導致溶血性貧血、少尿、水腫、抽筋、出血,甚至轉成急性腎衰竭,嚴重時會喪命。
常見的致病菌有哪些?
腸炎弧菌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腸炎弧菌會製造三種以上的溶血物質,所以又稱為副溶血性弧菌。腸炎弧菌在適宜的生長環境下(30~37℃)繁殖速度很快,可在12~18分鐘內繁殖一倍。目前腸炎弧菌造成的食品中毒發生率在台灣排名第一。
潛伏期
發病潛伏期4~90小時(平均約17小時)。
中毒症狀
- 主要症狀為噁心、嘔吐、腹痛、水樣腹瀉、頭痛、發燒、發冷。
- 死亡率在0.1% 以下。
沙門氏桿菌 (Salmonella)
沙門氏桿菌廣泛存於動物界,可經由人、貓、狗、蟑螂、老鼠等途徑污染食品。沙門氏桿菌引起的食品中毒事件,世界各地常居首位或第二位,在台灣排名第4。
潛伏期
潛伏期為6~72小時,平均為18~36小時。
中毒症狀
- 人體誤食沙門氏桿菌後,在4~48小時(平均約24小時)內就會發病,發病時間愈短,症狀愈嚴重。
- 主要症狀為下痢、腹痛、寒顫、發燒(高燒維持在38~40℃)、噁心、嘔吐,症狀持續 2~3天後會痊癒,但有5%的人會成為帶菌者。死亡率為1%以下。
金黃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aureus)
金黃色葡萄球菌在生長時許多菌體會凝聚在一起,在顯微鏡下排列像是一串串葡萄,而且在培養基上會產生金黃色、橙色、白色等色素,所以稱為金黃色葡萄球菌。
潛伏期
引起食品中毒的潛伏期為1~7小時,平均為2~4小時,出現症狀的時間取決於攝入毒素的含量及個體的差異性。
中毒症狀
- 主要症狀為嘔吐(一定發生)、噁心、食慾不振、腹痛、腹瀉、下痢、虛脫、輕微發燒。
- 症狀會持續24小時到數日,死亡率幾乎為零,但對病人及老人則有威脅。
仙人掌桿菌 (Bacillus cereus)
仙人掌桿菌周身佈滿短鞭毛,形如仙人掌因而得名。在環境中分布廣泛,可由細菌本身或由細菌產生之毒素而導致食品中毒,引起之中毒症狀可分為嘔吐型及腹瀉型兩類。
潛伏期
- 嘔吐型:較短為1~5小時。
- 腹瀉型:較長為8~16小時。
中毒症狀
- 嘔吐型:噁心及嘔吐。嘔吐次數多,少腹瀉;併有頭暈、發燒、四肢無力等。
- 腹瀉型:腹痛及腹瀉。以腸炎的表現為主,嘔吐較少見。
肉毒桿菌 (Clostridium botulinum)
肉毒桿菌廣泛分布在自然界各處中,本菌會分泌毒素,造成食品中毒最常見的毒素是A、B、E等型,中毒致命率占所有細菌性食品中毒的第一位。臺灣自2007年將肉毒桿菌中毒列為第四類傳染病,納入法定傳染病監視。
潛伏期
食因型肉毒桿菌的神經性症狀通常於12~36小時間出現,但也有數天後才發作。潛伏期愈短病情通常愈嚴重,死亡率愈高。
中毒症狀
- 發病的早期症狀包括疲倦、眩暈、食慾不振、腹瀉、腹痛及嘔吐等胃腸炎症狀,但在數小時內會消失。
- 本菌的毒素主要侵犯末梢神經,症狀有視力模糊或複視、眼瞼下垂、瞳孔放大或無光反射、顏面神經麻痺、唾液分泌障礙、口乾、吞嚥困難及講話困難等。
- 接續發生由上半身到下半身的肌肉無力、神經性腸阻塞、呼吸困難等相關症狀,失去頭部控制、肌肉張力低下及全身性虛弱,病人通常意識清楚,但嚴重時會因呼吸障礙而死亡,死亡率高達30~60%。
- 若無併發性感染,無發燒現象。
李斯特菌 (Listeria monocytogenes)
李斯特菌對環境適應性強,廣泛存於自然界中,常發現於土壤、腐生植物和許多哺乳動物的糞便中,為人畜共通傳染病源之一。李斯特菌中毒雖不多見,但死亡率高達30~35%。
潛伏期
潛伏期短至3天,長到70 天。
中毒症狀
一旦感染了李斯特菌症,每個人出現的症狀都可能會因為年齡、性別,和抵抗力強弱等等,而有所不同:
- 對於一些健康狀態良好的人,感染時可能無症狀發生,或只產生類似感冒發熱頭痛或腸胃不適的噁心嘔吐等症狀。
- 對於一些族群如老人、免疫不全 (AIDS) 及癌症病人、器官移植接受者為高危險群,可能產生之臨床症狀為肺炎、心內膜炎、急性腦膜炎、尿道炎,且易導致敗血症和腦炎,導致休克、昏迷,為具有潛在致死之疾病。
- 懷孕期間感染可能導致流產或死胎、早產或新出生嬰兒受感染。
- 未滿月之嬰兒感染症狀有皮膚出疹、皮下出血、食慾不振、黃疸、嘔吐、呼吸困難、休克甚至死亡。
療日子小叮嚀:食物中毒症狀是什麼?如何預防?
食物中毒分為細菌性食物中毒、病毒性食物中毒、化學性食品中毒、動物性天然毒、植物性天然毒,一般新聞常見的食品抽查或集體食物中毒事件多為細菌性中毒,而中毒後的症狀以消化系統障礙為主,像是嘔吐、腹瀉、腹痛等是最為常見的情形,嚴重的症狀還包括發熱與寒戰、血便、脫水、肌痛、虛弱與衰竭等等。
因為細菌孳生速度快,調理食品的器具或設備,應清洗乾淨,同時須注意水源清潔。食材還應完整加熱,食物的中心溫度要超過70℃,細菌才容易被消滅,且烹煮後應盡速吃完。未吃完的食材與食物,皆應盡速放入溫度低於7˚C冰箱冷藏,減緩細菌繁殖速度。另外,放入冰箱的食材或食物,應該要密閉包裝或加蓋,並且存放在生食材的上層,以免遭生食材汙染。
療日子請你也關心:高市11人吃冰集體食物中毒!沙門氏菌感染恐引發9症狀 愛吃半熟蛋、生食者留意
好好聊日子 療癒你的健康生活
圖片來源:123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