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躁症會好嗎?醫師說明腸躁症症狀5大關鍵及如何改善3大招!
總是習慣性的一直放屁、拉肚子怎麼辦?你的「腸腸」出現危機了嗎?腸躁症是一種「慢性」腸胃道「功能性障礙」的疾病,隨著飲食西化、生活壓力大,此疾病在國人的盛行率已高達22.1%。但腸躁症不是只有烙賽而已,根據排便型態又可分成腹瀉型、便祕型、混合型(便祕mix腹瀉)等類型。以下就讓肝膽腸胃科醫師吳文傑醫師為您說明,分辨腸躁症症狀的5大關鍵及改善方法!
大腸激躁症的病因至今仍不明,可能的原因包含遺傳、病菌、食物或藥物等,誘發腸道黏膜發炎、通透性增加、微菌叢改變,因而造成腸道對氣體敏感度增加、蠕動改變及影響大腦感覺異常等變化。雖然腸躁症不是致命性的惡性疾病,但嚴重者卻會影響到生活與社交。
我是腸躁症嗎?腸躁症症狀的5大關鍵
有大腸激躁症的病人通常混合有便秘與腹瀉的表現,有時便秘,有時腹瀉。除此之外,腸躁症也可以產生腹部絞痛、尿急、腸子多氣、或是感覺肚子好像氣球。若是有連續3個月合併發生2個(或以上)下列情形,就可以初步判斷是罹患腸躁症了:
- 肚子痛或脹氣在排便後就明顯改善。
- 排便習慣與糞便樣態與過去有所不同。
- 1天腹瀉超過3次或1星期便祕超過3天。
- 排便需特別用力或有急迫感、排不乾淨感。
- 糞便有鼻涕狀黏液,或解出黏液狀大便。
以上皆須優先排除其他器官疾病與罹癌可能性。
療日子延伸推薦:腸躁症吃什麼水果才可以?5食物改善:鳳梨避免、木瓜可以吃
容易罹患腸躁症的族群包括:
- 15-45歲的女性。
- 飲食習慣較差的人。
- 有睡眠或心理方面的問題。
- 壓力大(如考生、轉職族、社會新鮮人)。
改善與治療腸躁症的3大妙招
1.飲食習慣的調整:
- 少吃刺激性(如辛香料)、高脹氣(如豆類)、不易消化(如糯米)等食物。
- 咖啡因、奶製品或含酒精飲料,也會造成腸躁症症狀的發生。
- 高纖食物,腹瀉型少吃,便祕型則要多吃。
- 遵循低腹敏(low-FODMAP)飲食,在臨床研究中也被證實可改善腹痛、腹脹等症狀。
2.生活壓力的調適:
大腦與腸子由控制腸子肌肉的自主神經纖維緊密相連,就像許多人可能也曾經歷當緊張或焦慮時所造成的嘔吐或腹瀉。然而我們或許無法控制情緒在我們生活中所造成的生理反應,但找到生活與壓力的調節劑,並保持規律作息、睡眠充足、隨時放鬆心情,建立運動習慣,也可以幫助減緩腸躁症的症狀。
3.藥物治療的輔助:
當腸躁症的症狀纏身,可能讓病情加重。因此適時輔以藥物治療來減少排便困擾,不僅提升生活品質,對改善症狀也有幫助。藥物治療主要以改善症狀為主,每位病友需要的治療皆不相同,需詳細記錄症狀與治療反應與醫師討論。
此外,益生菌的選擇也是近來熱門的話題,在臨床研究中的確可改善部分腹痛、腹脹等症狀,在挑選時建議以含有雙歧桿菌屬(Bifidobacterium sp.)及乳酸乳桿菌屬(Lactobacillus sp.)等菌種的益生菌產品為佳。
療日子小叮嚀:
提醒大家,腸躁症的影響雖然多為身體不適及生活不便,但還是不可大意,因為這些症狀多數也都和其他常見腸道疾病相似。換句話說,患者所發現到、感受到的症狀,未必是腸躁症。
因此如有發現腸道狀況異常,應盡早就醫檢查,以排除其他疾病或癌症的可能性,特別是合併其他不適症狀者更應該要留意!
療日子請你也關心:(乳糖不耐症一直拉肚子怎麼辦?教你如何改善!)
本文轉載自:吳文傑醫師的健康筆記|肝膽腸胃科 原文標題為:20%民眾都有的文明病:腸躁症
參考資料:淺談大腸激躁症(腸躁症) | 西園醫院、大腸激躁症-大腸直腸外科-三軍總醫院
圖片來源:123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