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後肚子痛、悶痛恐「腸中風」!找不到痛點是關鍵,延誤恐致敗血症
在寒冷的冬天大家會想補補身子,揪親朋好友吃羊肉爐、薑母鴨等進補火鍋,但同時也攝取過多熱量,這時可能會發生死亡率高的「腸中風」!沒錯,腸子不只會中風,而且死亡風險高!
肚子劇痛不是腸中風唯一的徵兆,有些看似正常的腹部不適,可能都是慢性腸中風的徵兆!以下療日子帶大家瞭解腸中風的可怕,以及腸中風的前兆與預防方法。
腸中風死亡率高,延誤引發敗血症、器官衰竭
相信大家都有聚吃太多、吃太油而腹痛拉肚子的機會,肚子痛就是腸中風的典型徵兆,所以容易被人忽略。很多人對於腹痛會想說「忍一忍就好了」,殊不知其黃金治療只有6~8小時,若錯過這段時間,恐怕腸子會缺血壞死、破洞,引發致死率極高的腹膜炎,以及敗血症休克、多重器官衰竭等,腸中風被醫療人員視為極嚴重的急病,千萬不可輕忽大意。
肚子痛到冒冷汗、悶痛都可能是腸中風
根據《好心肝》月刊的衛教資料,所謂腸中風,就是腸道(大、小腸)裡的血管被堵住、或其他原因造成組織缺血,都跟腦中風一樣都是嚴重疾病,須緊急就醫。
腸中風分為「動脈阻塞」「靜脈阻塞」,一般多是動脈阻塞引起中風,初期主要特徵是腹部劇烈疼痛,但它的痛感較少集中同一處,因此會有「明明肚子痛到不行,患者卻不知道確切痛點在哪」的情形,這是判斷的一個關鍵。
腸中風若是靜脈阻塞引起,則以「悶痛」為主要表現,與動脈阻基有很大的差別;若是大腸部位的中風,症狀則除了悶痛之外還會出現血便的症狀。
腸中風有急速致死的危險性,如果肚子發生劇痛就要趕緊就醫。有時腸中風也有慢性的,其主要徵兆是三不五時覺得肚子悶痛,尤其是進食過後。原因是:腸道消化吸收營養需要大量血液,腸道血流增加時,若因為血流堵塞而血液不足,就會產生悶痛。
資料來源:好心肝月刊
療日子延伸推薦:(中秋吃喝狂歡小心猝死!中風、心梗好發於假日?醫:注意4大猝死原因)
腸中風高危險族群,好發於冬季
腸中風的好發者為
- 60歲以上
- 血液高度凝集的病變者
- 有血管疾病、心臟病(如心房顫動或心臟瓣膜疾病)
- 洗腎的病人或其他慢性病者
這些族群因為血管的彈性變差或血管管徑狹窄,容易出現腸中風等缺血性病變,若在冬季,因為天氣寒冷而血管收縮,更容易發生腸中風。平時的預防上,則跟預防三高等慢性疾病一樣,要多注意飲食均衡健康、少油(尤其動物性脂肪)多蔬果,時常注意血壓、血糖,戒菸少喝酒,不暴飲暴食、少吃辛辣刺激物,才能減少腸中風的風險。
資料來源:朴子醫院
療日子小叮嚀:最好趕緊送醫的3種腹痛
綜上所述,若發生
- 無法確定疼痛位置的劇烈疼痛(動腸阻塞的腸中風),且吃止痛藥無效
- 悶痛且有血便(靜脈阻塞,且發生在大腸的腸中風)
- 進食後容易發生腹痛(慢性腸中風)
這3種腹痛型態,比較有可能是腸中風,要趕快就醫。其實,若是高風險群,發生不明腹痛最好都就醫檢查,有些腸中風沒有明顯徵兆,容易延誤。記住:黃金治療期只有6~8小時。
療日子延伸推薦:(金馬影帝陳松勇病逝!曾中風又患糖尿病,腦中風症狀你清楚嗎?)
好好聊日子 療癒你的健康生活
圖片來源:123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