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1歲兒童開放接種莫德納疫苗!發燒比例高於成人,劑量/間隔/副作用馬上看
國內疫情持續發燒,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17)日宣布,經專家小組會議後,核准開放6~11歲兒童施打莫德納疫苗。教育部長潘文忠今(18)日則表示,將循過往青少年施打疫苗模式,原則上也會在校園內幫兒童集體施打,將充分整理相關注意事項,提供給家長告知可能出現的身體反應,徵得家長同意書後,才會進行施打。
療日子馬上帶您了解6~11歲兒童施打莫德納新冠疫苗常見不良反應,以及接種須知!
6-11歲兒童開放接種莫德納!專家列11症狀,發燒比例略高於成人
為因應COVID-19疫情防疫需求,食藥署於111年4月17日邀請國內臨床醫學、小兒醫學、感染醫學等領域專家召開專家會議,討論是否同意核准莫德納疫苗適用於6至11歲兒童的主動免疫接種以預防COVID-19。
食藥署表示,經審查莫德納疫苗在6至11歲兒童所進行的一項第二/三期臨床試驗,試驗結果顯示,6至11歲兒童試驗組所誘發的中和抗體免疫原性結果,不劣於原療效試驗中18至25歲青少年及成人試驗組的免疫原性結果;安全性資料方面,兒童組除發燒的比例較成年組略高外,兩組發生不良反應的比例相近,大多屬於輕微、暫時性的不良反應。經整體評估其有效性及安全性,並考量國內緊急公共衛生需求,與會專家建議核准莫德納疫苗可適用於6至11歲兒童的基礎接種,用法用量為施打兩劑,每劑0.25毫升(含50微克的mRNA,為成人劑量的一半),兩劑施打間隔28天。
食藥署表示,在6至11歲兒童的臨床試驗中,受試者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為注射部位疼痛、疲勞、頭痛、肌痛、畏寒、噁心/嘔吐、腋窩腫脹/壓痛、發燒、注射部位紅斑、注射部位腫脹和關節痛,與成年人試驗結果相近,未偵測到新的重大安全疑慮。未來食藥署將持續監控國內外接種COVID-19疫苗的安全警訊,分析評估疫苗不良事件通報資料,執行安全監視機制,保障民眾接種疫苗之安全。
施打疫苗前,你應該知道的5件事:
Q1:哪些人不適合接種莫德納疫苗?
- 發燒或正患有急性中重度疾病者,宜待病情穩定後再接種。
- 對於疫苗成分有嚴重過敏反應史,或對於先前接種之疫苗劑次發生嚴重過敏反應者不予接種。
Q2:孕婦應該要接種疫苗嗎?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表示,根據一項研究分析,mRNA COVID-19疫苗不會增加流產風險,孕婦應接種疫苗;且並未發現接種疫苗的孕婦或其嬰兒有任何安全問題。
美國CDC表示,懷孕會增加COVID-19重症的風險,懷孕期間感染COVID-19也會增加早產的風險。因此該機構建議,所有12歲及以上的人應接種COVID-19疫苗,包括懷孕、哺乳、或將來可能懷孕的人。
而根據台灣衛福部疾管署資料,目前沒有足夠數據建議孕婦可常規接種COVID-19疫苗,惟若為高感染風險可能因罹患COVID-19導致嚴重併發症的情形,可經醫師評估是否接種疫苗。若哺乳中的婦女為建議接種之風險對象(如醫事人員),應完成接種。目前對哺乳中的婦女接種COVID-19疫苗的安全性、疫苗對母乳或受哺嬰兒之影響尚未完全得到評估,但一般認為並不會造成相關風險。接種COVID-19疫苗後,仍可持續哺乳。
Q3:適用年齡?接種劑量及間隔時間?
目前依據疫苗仿單之適用接種年齡為18歲以上,接種劑量為0.5 mL。接種劑次為2劑,接種途徑為肌肉注射。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7/12)日表示,為儘速提升國人COVID-19疫苗第一劑涵蓋率及我國群體保護力,並因應政策需要,(11)日經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會議第4次臨時會議決議,自即日起調整現階段Moderna COVID-19疫苗之第一、二劑接種間隔,除第一類接種對象、國籍航空機組員及孕婦的第二劑Moderna疫苗維持於間隔至少28天後接種外,其餘對象均調整第一劑與第二劑接種間隔10至12週,並依疫苗供貨情形滾動調整。
Q4:安全性及保護力為何?可達94%保護力
- 莫德納(Moderna)疫苗不含可複製之SARS-CoV-2病毒顆粒,不會因為接種本疫苗而罹患COVID-19。
- 接種2劑可預防94%有症狀之感染。
Q5:接種疫苗注意事項有哪些?
- 本疫苗不得與其他廠牌交替使用。若不慎接種了兩劑不同廠牌COVID-19 疫苗時,不建議再接種任何一種產品。
- 本疫苗不得與其他疫苗同時接種。COVID-19 疫苗與其他疫苗的接種間隔,建議間隔至少14 天,如小於上述間隔,則各該疫苗亦無需再補種。
- 免疫功能低下者,包括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的人,對疫苗的免疫反應可能減弱。(尚無免疫低下者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療者的數據)
- 完成疫苗接種後,雖可降低罹患COVID-19的機率,但仍有可能感染SARS-CoV-2,民眾還需注重保健與各種防疫措施,以維護身體健康。
- 本疫苗與其他疫苗可同時分開不同手臂接種,亦可間隔任何時間接種,以利接種後反應之判別。
莫德納(Moderna)疫苗接種「後」要注意哪些事?
Q6:疫苗接種後要做哪些事?休息觀察30分鐘
- 為即時處理接種後發生率極低的立即型嚴重過敏反應,接種後應於接種單位或附近稍作休息留觀15分鐘,離開後請自我密切觀察15分鐘,但針對先前曾因接種疫苗或任何注射治療後發生急性過敏反應之民眾,接種後仍請於接種處或附近留觀至少30分鐘。
- 使用抗血小板或抗凝血藥物或凝血功能異常者施打後於注射部位加壓至少2分鐘,並觀察是否仍有出血或血腫情形。
Q7:新冠疫苗接種後為何不能揉?影響疫苗保護力;但與血栓無關!
為何打完新冠疫苗後不能揉?高雄防疫專家小組召集人、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院長鍾飲文表示,疫苗打在肌肉,主要是要訓練人體的免疫系統去認識病毒並形成抗體,如果搓揉注射部位,不僅會讓局部紅腫更厲害,且疫苗較快速被局部微血管吸收,受到破壞,導致產生的抗體不足,疫苗保護力也受到影響。
鍾飲文也指出,疫苗常見的注射方式為皮下注射、皮內注射以及肌肉注射3種,而新冠疫苗採用的為肌肉注射,不僅局部不良反應較輕,免疫反應也比較好。
▲為什麼打新冠疫苗不能揉?(圖/取自陳其邁臉書。)
Q8:疫苗接種後可能發生哪些反應?該如何處理?
接種後可能發生之反應 | 因應措施 |
大多為接種部位疼痛、紅腫,通常於數天內消失。 | 可適度冰敷,請勿揉、抓接種部位。 |
|
|
接種部位紅腫及硬塊發生膿瘍、持續發燒或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氣喘、眩暈、心跳加速、全身紅疹)等不適症狀。 |
|
依據各國疫苗上市後安全性監測,曾有報告極少數年輕族群在接種mRNA疫苗後發生心肌炎等的不良反應事件,大多發生在接種後數天內。 |
建議接種mRNA疫苗後,應注意如出現胸痛、喘或心悸等症狀,請立即就醫並說明疫苗接種史。 |
▲莫德納(Moderna)疫苗接種後副作用與對策。(表/資料來源:疾管署,療日子整理)
Q9:Moderna疫苗接種後的常見副作用與發生頻率?第1劑與第2劑副作用比一比!
常見副作用 | 頻率 |
注射部位疼痛 | 92.0% |
疲倦 | 70.0% |
頭痛 | 64.7% |
肌肉痛 | 61.5% |
關節痛 | 46.4% |
畏寒 | 45.4% |
發燒(>38度) | 15.5% |
其他可能之反應及頻率:
頻率 | 疫苗接種後不良反應 |
常見(≥1/100 to <1/10) | 接種部位紅斑、蕁麻疹、泛紅 |
不常見(≥1/1,000 to <1/100) | 接種部位搔癢 |
罕見(<1/1000) | 顏面神經麻痺;臉部腫脹 |
資料來源:疾管署
根據臺大醫院家庭醫學部醫師團隊整理資料顯示,Moderna第二劑接種後,三日內常見不良反應高於第一劑,主要副作用為:
- 注射部位疼痛(18-49歲約90%、50-64歲約78%、65歲以上58%)
- 發燒約有36.6%(18-49歲約38.7%、50-64歲約27.5%、65歲以上14.5%)
- 18-64歲接種後疲倦(>57%)、注射部位腫脹(>52%)、肌肉痛(>43%)、頭痛(>37%)、發冷(>22%)。這些症狀通常隨年齡增加而減少,並應於數天內消失。
資料來源:臺大醫院家庭醫學部〈COVID-19 疫苗 知識就是力量〉
Q10: Moderna疫苗副作用「新冠手臂」如何緩解?3方法
竹山秀傳醫院外科醫師蘇啟成在YouTube頻道「蘇氏醫療醫聊Dr. Soh MedTalk」中指出,在施打Moderna疫苗後,手臂出現紅腫熱痛現象,就是「新冠手臂」(COVID arm)。新冠手臂是延遲性的局部注射區皮膚過敏反應,會出現發紅、搔癢、硬塊、疼痛等症狀,通常發生在施打mRNA疫苗後,以Moderna疫苗為主。
蘇啟成提到,一般病人發生新冠手臂時,有以下3種緩解治療方法:
- 冰敷。
- 口服抗組織胺。
- 擦外用類固醇藥膏。
蘇啟成強調,仍要讓醫師來分辨這些新冠手臂症狀,因為若是蜂窩性組織炎,就要用抗生素治療。
療日子小叮嚀:AZ、莫德納接種第2劑後副作用比一比
AZ疫苗第2劑副作用 | Moderna疫苗第2劑副作用 |
常見不良反應低於第一劑
|
第二劑接種後,三日內常見不良反應高於第一劑,副作用主要有:
|
▲AZ、莫德納接種第2劑後副作用比較。(表/資料來源:臺大醫院家庭醫學部〈COVID-19 疫苗 知識就是力量〉)
▲AZ疫苗、BNT(輝瑞)疫苗、莫德納(Moderna)疫苗之副作用出現頻率比較。(圖/指揮中心提供。)
療日子也請你關心:4款新冠疫苗副作用比較!這款疫苗堪稱大魔王!無法工作達20%
好好聊日子 療癒你的健康生活
資料來源:疾管署(2022.4.5 依國際最新資訊滾動式調整)、美國CDC、蘇氏醫療醫聊Dr. Soh MedTalk、陳其邁臉書、衛福部、臺大醫院家庭醫學部〈COVID-19 疫苗 知識就是力量〉
圖片來源:123RF